口是心非

  《抱樸子·內篇·黃白》:“口是而心非者,雖寸斷支解,而道猶不出也。”宋.司馬光《劉道原十國紀年序》:“高論之士,始異而終附之,面譽而背毀之,口是而心非之者,比肩是也。”
  這就是人心,口裡是一套說法,心裡又是另一想法,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
  有些人的朋友圈,稍為認識的,多少可以看出很多是“口是心非”。
  口是說金錢是惡源,心卻都想撈。口是說紅顏是禍水,心卻都想沾。口是說高處不勝寒,心卻都想爬。口是說煙酒傷身體,心卻都不捨。口是說天堂最美好,心卻都不去。很多人,口是心非,矛盾的人過著矛盾的生活,活著矛盾的人生。
  明明內心很渴望,但是嘴上卻不由自主地說著反話,或者表達的內容與真實的想法背道而馳,這種現象是自我防禦機制的體現,面對焦慮環境時所產生的心理反應。所謂的自我防禦機制,這是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提出來的說法,是指一個人用理性的方式消除焦慮而未能奏效時,就會改換為非理性的方法來緩解焦慮,從而達到自我保險免於發生身心疾病的目的。
  自我防禦機制的特點有兩個:一是具有自我欺騙的性質,潛意識層次的防衛。哪怕自我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仍然無法改變,會永遠欺騙自己下去。二是偽裝或者歪曲事實。不管是否定、合理化還是投射,這裡面都存在許多與事實不相符的情況,存在虛假、誇大的現象。
  有的人口是南無阿彌陀佛,心卻是偷雞摸狗。人都是口是心非的動物,嘴上說“不是”的時候,其實心裡著想的卻是“是”。
  心理學家麥基說:“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某某想法時,心裡就會帶上強烈的暗示,繼而就會去現實中搜尋相關信息,最終形成一種真是如此心理定勢。”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六三·金丹訣》:“若內行不真,心生猶豫,口是心非,終無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