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句話:“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那麼這句話有什麼出處呢?話說東晉元年,名門望族周王兩家交情深厚,王導有位好朋友名叫周顗,字伯仁,其父輩祖輩都是晉朝大官。周伯仁為人剛正不阿,連王導的堂兄大將軍王敦都很怕他。但周伯仁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愛喝酒,常常喝醉。
  王氏家族對東晉的建立有功,晉元帝對王導、王敦兄弟十分信任和重視。然而,晉元帝害怕臣子們功高震主,便不斷削弱王家的權力,還逐漸提拔劉隗、刁協等寒門學士。對此,宰相王導只能忍辱負重。然而王敦卻無法忍受,憤而起兵!晉元帝接受讒言,想殺王氏全家,王導非常害怕,率全族老小跪於宮門前待罪。
  正當此時,晉元帝召見周伯仁進宮,周伯仁從王導面前經過時,王導情急大叫道:“伯仁兄救我,王家上百口人的性命,就靠你了!”但是,周伯仁裝作沒聽見,直接進宮去了,但見到晉元帝後,他卻大力替王導說好話。周伯仁深夜出宮之時,喝得醉醺醺,王導又大叫道:“伯仁兄,救我們啊!”周伯仁卻毫不理睬,還對王導說了幾句風涼話。到家後,周伯仁擔心晉元帝再次聽信小人讒言,為難王導一家,又連夜上書替王導求情。
  周伯仁所做的一切,王導並不知情,反而讓王導懷恨在心。不久,王敦率軍擊敗朝廷人馬,佔領了建康,自封為大丞相。有一天,王敦試探性地對王導說:“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王導沒出聲。王敦又說:“若不三司,便應令僕邪?”王導還是不說話。王敦覺得周伯仁若不能為自己所用,那就殺了他!
  於是,周伯仁就被處死了。直到有一天,王氏一族執掌大權,王導發現了那日周伯仁進宮為王氏家族說情的記錄以及連夜寫的奏摺,才意識到自己誤會了好朋友周伯仁。可是,一切都晚了。於是王導才哭著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