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由來

  醉入文叢的我經常與文字打交道,開始瞭解文字的由來。
  文字是民族靈魂的紐帶,在異國他鄉的人,文字成為一種寄託。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吸引著他們,使他們感受到來自祖籍國的親切。
  關於文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文字源於原始人在生活中用來表達自己的圖畫形式,隨著不斷的發展,原始圖畫變成了一種表意符號,這些表意符號整齊規範,有一定的規律性,具備了簡單文字的特徵。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
  倉頡造字的故事算得上是老古話了。相傳距今五千年的倉頡、皇帝時代,文明漸漸進步,交際激增,事務繁多,結繩的記事,刻木為號的辦法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生活的需求。一天夜裡下了一場大雪,倉頡一大早起來到山上打獵,只見漫山遍野白雪皚皚,山川樹木被大雪覆蓋。倉頡轉了一座山也未見到一個獵物,正準備下山回去,突然從樹林裡竄出來兩隻山雞在雪地上覓食。山雞走過後,雪地上留下兩行長長的爪印。接著,又有兩隻小鹿也竄出樹林,發現人後撒腿跑掉了,雪地上又留下小鹿的蹄印。
  倉頡看得出神,把打獵的事早忘得一乾二淨。他把山雞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對比,發現形狀不一樣。於是他想:把雞印印畫出來叫雞,鹿印印畫出來就叫鹿。
  世界上任何東西,把它的象形畫出來不就成字了嗎?從此,文字就造出來了。
  現在的文字是古代的象形文字一步一步演化來的,每一個字都有深遠的來歷。閱讀專門記錄文字的由來的《說文解字》,就能明白中國文字的起源及演變。
  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每一筆,都是飽蘸著華夏碧血寫就的。在海外,多少人有了方塊字的伴隨,感受到幾多慰藉幾多寄託。因為中華兒女在那一撇一捺影響下,已經成為文字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