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商業

  一位生在藝術之家的年輕人,因從小接觸畫畫,後又攻讀美術專業,大學畢業後到了一家公司上班,於是,商業美術開始填充了他的生活。他的志向是做一名藝術家,純粹是做藝術,可上班後由於工作原因,他發現此時藝術是圍著資本市場轉,在萬變不離其宗的情況下,他覺得藝術和商業有出處,使他有所不適應。於是,他問筆者:“我想知道,什麼樣的作品可以被稱為藝術品?”
  這個問題首先要從創作上講,如果單從藝術本身來講,成功的藝術品都是純粹的,沒有任何功利目的所在。為何?筆者參與過多個大型藝術展,與藝術家們接觸較多,在收集展品時,有的民間藝人已被評為非遺傳承人,他們對展會很重視,他們說:“我們這些民間藝人,參加一次這種規格檔次較高的展出也不容易,不奢求獎金,有一張參展證書,年終報表才有成績……”老藝人說出了心聲,以至於在籌備展會過程中,我們儘量協調讓他們的作品參展。最終在舉辦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參展人數及參展作品幾度增加,盡可能讓更多藝術家參與。
  再則,居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份,藝術的靈感來源於生活,商業也離不開人的生活方式來運轉。現在隨著商業市場的變化,各種新興的行業被需要,藝術與商業可以相結合,藝術也是可以為商業賦能的。筆者操作過地產的藝術節專案,藝術家根據商業想要傳達的居住理念來進行藝術品創作。有些購物中心的走廊就有藝術與商業的延伸。
  也有人曾問過筆者:“如何創造藝術和商業結合的消費場景?”其實,這種藝術與商業的結合已經有一些藝術家在做了,他們從藝術家到企業家的心路轉變,開了自己的“藝術館”,然後規劃如何把藝術品變為商品,用自己的手藝讓消費者在體驗藝術的場景中達成銷售,這種模式是一種體驗行銷模式,在藝術和商業相輔相成中使自己的藝術生涯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