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就職演說

  5月20日,賴清德發表就職演說。在此之前,很多人都以為賴清德的講話會跟蔡英文一樣,雖然心裏想要台獨,但是嘴上還是要說得溫和一點,保留模糊空間。沒想到賴清德從開始就直奔主題,連西方媒體都感歎道:“能夠在一句話裏面放入這麼多激怒北京的詞語,實在不容易啊!”
  蔡英文在2016年和2020年的就職演說中,沒有將大陸稱為“中國”,而是稱為“北京當局”或者“對岸”。這種稱呼方式表明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大陸政府和臺灣政府爭奪的是誰能夠代表中國,雖然臺灣已經明白自己沒有那個實力了,但是還是希望能夠在統一的過程為臺灣多爭取好處,大陸政府為了能夠和平統一,也儘量釋放出善意。賴清德的講話將兩岸直接切割,直接將大陸稱為“中國”,臺灣稱為“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只是用來包裝“台獨”的外衣。賴清德認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在“中華民國”管轄下的才算國民。這句話是故意混淆“公民”和“人民”的概念。在“中華民國”管轄下的是“中華民國”的公民,但是也是中國人民。
  賴清德表示臺灣位居“第一島鏈”的戰略位置,臺灣是“世界和平第一關的守衛”。“第一島鏈”這個概念是美國為了封鎖中國提出的,而臺灣是“第一島鏈”上唯一一個屬於中國的地區。如果中國能夠解放臺灣,那麼就會突破“第一島鏈”,將美國逼退到遠離中國大陸3,000多公裏的“第二島鏈”,中國的戰略安全將得到重大保障。賴清德的演講表明他的內心把“當美國的看門狗”看成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情,大概是賴清德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孫子都成了美國人,他也把自己當成了美國人。
  在賴清德的講話中,最讓人覺得他恬不知恥的還是他要大陸首先對臺灣釋放善意,重啟開放大陸遊客去臺灣觀光旅遊,以及讓中國留學生去臺灣就學。至於臺灣要對大陸釋放何種善意?對不起,沒有。因為美國完成了“印太安全補充撥款法案”的立法,將提供印太區域額外的安全援助——看見沒有,我後面站著美國爸爸。
  賴清德的就職演說跟澤連斯基的就職演說一模一樣,嘴上喊著和平,私底下卻小動作不斷,意圖挑戰中國的底線,讓中國跟俄羅斯一樣忍無可忍,對臺灣動手。臺灣人還傻乎乎地稱讚賴清德有膽量,殊不知戰爭一發生,賴清德肯定第一個跑掉,讓臺灣人吞下支持台獨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