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被抬進十八強賽

  與很多球迷一樣,說起中國足球,可謂錐心之痛!很多年不看中國足球隊參賽的賽事了,無他,避免吐血!
  現在網上說到國足,都稱其為“海參隊”,為何以“海參”命名,想必大家也知一二。說諷刺也好,說羞辱也罷,對男子國足而言,完全符合,毫不過分。
  6月11日,泰國曼谷,一場看似與中國隊無關的比賽卻牽動著無數中國球迷的心,泰國隊對陣新加坡隊,前者只需一場勝利便可鎖定小組第二,將中國隊擠出晉級區。用媒體的話說,這場比賽,仿佛命運精心編織的一張網,將中國、泰國、新加坡三支球隊緊緊聯系在一起,泰國隊佔據主場優勢,渴望用一場勝利鎖定勝局;新加坡隊背水一戰,展現出頑強的鬥志;而遠在千裏之外的中國隊,只能將命運交托給他人,默默祈禱奇跡發生。這是一場跌宕起伏的賽事。新加坡隊牢牢守住了防線,硬是把比分鎖定在3:1。這一結果,對泰國隊來說無疑是個打擊,但對中國隊來說,卻是憑借勝負關係的優勢,驚險晉級18強賽。而中國球迷把這個功勞全記在新加坡門將桑尼身上,是他,擋住了泰國隊一次次攻門。有人形容:是桑尼哥把中國隊從ICU擡進了KTV。為感謝這位“英雄門將”,中國球迷不斷向他的支付寶賬號打賞,更有很多球迷和網絡主播親自前往新加坡光臨桑尼家開的椰漿飯餐廳,用實際行動感謝這位幫中國隊晉級的“救星”。
  現在國足可以亮相18強賽了,接下來他們會有好的表現嗎?沒人知道。只希望這次被擡進18強賽,能對國足從投資方到管理層到球員是一種鞭策吧!其實中國足球適合走的路,應該是像歐美國家那樣受過系統教育,有自己的正經職業,踢球只是半職業或純愛好。而我們的國足連在場上球員之間的距離和速度控制要恰到好處,彼此傳接球就會互相銜接而不擁擠,球員就有足夠的空間進行調整而不脫節等技術都不會。看來,國足先要把綜合素質提高,足球思維才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