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處于可控水平​

首季度本國外債總計一千二百八十七億美元

  【本報訊】菲律賓中央銀行(BSP)表示,本國外債總額​截至首季度仍處于可控水平。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底,本國外債總額計1,287億美元,較2023年12月底的1,254億美元增加2.6%,或33億美元。
  央行表示,“盡管債務總額增加,但外債率-占國內生産總值(GDP)的百分比仍處于審慎水平,比較2023年最後一個季度的28.7%,錄得29%。”
  央行表示,本國其它主要外債指標也保持在有利水平。
  具體來說,截至2024年3月,國際儲備總額(GIR)-衡量一國結算進口付款和償還外債的能力-總計1,041億美元。
  按照剩余期限計算,​第一季度的GIR是短期債務的3.8倍。
  央行表示,債務水平上升是由于本地企業淨借款25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私營銀行。這些銀行向境外債權人舉債21億美元,用于一般企業支出、借款再融資和流動性之用。
  此外,央行表示,那期間公共部門3.31億美元淨舉債的主要推手是中央政府資助其各種項目/計劃,其中包括提高稅收制度效率和營造有利于數字技術應用的環境的舉措。
  央行表示,“投資者情緒的季節也推動了債務總額增長,正如非居民對菲律賓債券投資增加了12億美元。”
  它也表示,“此外,前期調整也使本國債務水平增加了5.51億美元。在美元升值之際,以其它貨幣計價的借款的彙率重估減少9.27億美元,部分緩和了債務總額的上升。”
  截至2024年3月底,本國外債期限結構仍然以中長期為主,占比達86.7%,或1,116億美元。
  具體來看,公共部門外債總額計789億美元,較2023年最後一個季度的778億美元增長1.4%。
  公共部門外債占當季外債總額的61.3%,低于上一季度的62.1%。
  公共部門外債中約有723億美元,或91.6%是中央政府的借款,其余66億美元,或8.4%則是國有和國龍企業、政府金融機構和央行的借款。
  與此同時,私營界債務總額計498億美元,占總債務的38.7%。
  它較2023年底的476億美元增加22億美元,或4.7%,主要由于本地私人銀行發行了18億美元的債券。
  央行表示,本國主要債權國是日本,152億美元;英國,46億美元和荷蘭,39億美元。
  央行還表示,來自官方渠道的貸款-多邊貸款(348億美元)和雙邊債權人貸款(159億美元)-在未償還外債總額中的占比最大,計507億美元,或占39.4%,其次是債券/票據形式的借款,為計422億美元,占32.8%,以及欠外國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的債務,計285億美元,占22.1%。
  剩余的73億美元,或總額的5.6%是欠其他債權人的,主要是供應商或出口商。
  央行表示​,就貨幣結構而言,本國外債總額主要仍以美元計價,計978億美元,占總額的76%,而以日元計價的計111億美元,占總額的8.6%。
  其余198億美元,或15.4%屬于其它17種貨幣,包括笨比93億美元,占7.2%;歐元,59億美元,占4.6%和特別提款權,38億美元,占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