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窮與巨富

  上週日一早到何文田區參加「第十一屆香港中醫師經驗學術論壇」,會議訂於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举行,我八時許已抵達會場附近,準備在餐館吃完早餐再往會場报到,不料許多餐館關着門,有些尚未營業,有些已結束生意,便在自由道一帶漫步,見到多個外傭在街上遛狗。
  何文田區是香港基層和中層市民的聚居地,有許多居民家裏有養狗習慣,早晚在街上遛狗,讓它們在街上散步和排洩。習慣上在街上遛狗,其排泄物應用廢紙或其它物品包裹處理,狗尿要用清水沖洗,但我看到的遛狗人沒有這樣做,或許是因為有關人員執法不嚴有關。
  走了幾條街道,包括自由道、勝利道及太平道,竟發現一個現象,有很多寵物店和動物診所,由此可以推斷,這些街道有許多養有寵物的家庭,而且有足够的能力為寵物醫病,一般寵物的門診收費比人看病高昂,一次診金上千元。月前一個街坊的愛犬斷了骨,便開銷了六萬多港元讓獸醫為愛犬做手術。
  何文田區街上行走的人多為衣着亮麗人士,但街上拾荒的人也非罕見,在進入餐館之前,發現街上一個七、八十歲的老婦推着木頭車撿廢紙盒。街上撿廢物品的多為無依老人,近年也有年輕人加入的趨勢,是謂「貧窮年輕化」是也。曾在北角就見到一位閩南同鄉老婦在撿廢品。
  香港有佔人口十分一的極貧窮階層,這裡說的「極貧窮」包括那些申領綜援、極低收入的人及拾荒者,他們可能居住廉租公屋、板間房及街邊,極低微的金錢只够維持不挨餓及不餓死的狀態,未有體面的生活品質。
  政府和名人常常談及扶貧,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的行為,名人給貧窮者排隊領取一兩公斤白米和三幾罐魚肉罐頭,卻要作拍照布景。那些處於極貧困的人要得以翻身,部份人可單靠少少綜合緩助金扶助和可維持活命的物質生存,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技,讓尋食技巧於未來的日子使自身生活質量提高。可現實社會,那些大聲呼喝的人,沒有人肯放下自己的发財機會及享樂,去幫助不認識的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