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讀書是工具,重點要能自我觀照、自我反思、自我修煉、自我提昇。觀照與反思也有很多方式,西方學者對此常在研究。其中筆者接觸過的有美國老師泰瑞·伯頓Terry Borton於1970年在其著作《Reach, Touch and Teach》中提出一個簡而有力的反思架構,「反思模型」(Borton Reflection Model)。他強調反思的重要性,閱讀完一篇文章,或經歷一件事,分三個階段深入反思,只有三層次的問題,「發生了什麼(What) – 可以怎麼做(So What) – 現在該做什麼(Now What)」,的反射性教育方法,他稱為反思的架構。許多西方國家的學校、專業研究人士機構採用此模型。
其實較早於1956 年,本傑明·布魯姆 (Benjamin Bloom)帶領一組教育心理學家,希望能產生一套學習方式,他表示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學者,不僅僅是閱讀和記下來,需要有足夠的理解力來應用自己的想法、分析自己所發現的、評估概念並創造新的東西。這六項是: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
「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執著於方式或名相,若詳細看,它們與「聞、思、修、證」是異曲同工。滿穆法師也提到,次第的提問是幫助我們去啟發思考,但無需執著於整個形式的閱讀方法。
活動後重新訪問(revisit)記憶裡「沒有全聽」的無形筆記。豐富的課程中,大家一起共讀、共思、共成長。
有時候我們沒有去想到別人會想到的,讀書會的分享使我們的思考能力獲得提昇。如果辦活動是集體創作,讀書會便是集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 ),又似我們常說的「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閱讀一本書,不同背景的成員會有不同想法,我們得到新知識,新觀點,視野更寬廣。自身受益,才算是真正學習到。比如那微電影,我們去看、去聽、去感受,而後去思考其中的為什麼,再認真做換位思考,假如我是那個角色,我將會怎麼做、去修,從中體悟到生命的真諦和價值,就在那小小的改變。
同理,在讀人、讀事、讀因緣、讀人生當中,也因為有「聞思修」的次第思考,讓我們從迷走到悟的旅程。
悟了,今生就不空過,也正是所謂的以聞思修而入三摩地。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