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在群組分享一則視頻“有人花錢買命,有人花錢結束生命”。一名上海女生的人生倒數計時影片,去瑞士單程旅遊渡過最後幾天。爸爸陪她去看雪山,吃美食。她對爸爸說,“您太累了,這是最後一次麻煩您”。爸爸說明年還要來,女兒說不要來,因為少了她,爸爸會迷路,爸爸說會帶指南針。簡單的對話,看了不禁鼻酸。
最後一道告別,女孩決定只帶三樣東西離開,一個是好友送的項鍊,好友寫的一本有提到她的書,還有爸爸送她的圍脖。這三樣代表什麼?筆者認為,或許她想帶走人間的美好:一份祝福,一個被惦記以及親情的溫暖。
視頻後面又講了一位護工目睹一個大富翁如何花錢買命,全身插滿各種管子的氣管、鼻飼管、尿管等等,兩則故事相比之下,讓人深刻思考生命的品質和尊嚴。
在《吾之良人啟斐》,黃吳健美校長在日記裡寫道:“在你臨終床前,我不敢流淚,不是我不愛你,相反地,是我怕你會為我傷心。”她想讓先夫不掛念,她將勇敢的完成任務,期待著在榮耀的天堂相見。在〈暫別〉章節裡,醫生判定黃前輩已處在腦死狀況,想到生前活潑的人餘生要痛苦的成為植物人,於是他們選擇默默的祈禱告別。
張國強牧師在黃前輩追思會上說,死亡只不過好像打開另一道門,進入全新的環境。他還分享曾經參加一個追思會,喪家都穿紅衣,是離世者吩咐的,要高興不憂愁,因為是去見主的面。
生老病死為人生自然規律,任何人都必須經歷。星雲大師在《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也提到不憂傷哭泣,要明白生命一期的結束,不是死亡而是往生;“能把往生的信念帶給他,鼓舞他對未來的希望,讓他明白世緣已了時,要能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千萬不要回憶、留戀、掛礙、執著,能隨著一句佛號安詳往生,才能解脫自在。”
英文訃告常看到“celebrating life”(生命慶典),死亡本是悲傷的,為何不寫“懷念”而寫“慶祝”?蹤然有哀痛和悲傷,卻不以恐懼、反抗來面對,回想逝者一生的努力,生命的美好;以“生命慶典”來平靜、坦然的面對死亡,確實該給予祝福。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