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翻身

  在這個計劃比變化快的時代,誰都沒料到,以前只要提起就令人作嘔的地溝油,居然也有翻身的一天。地溝油說白了就是廢棄食用油,遍布城鄉大大小小的飯店、酒店、小吃攤上,以及經由排水系統排出的污水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地溝油。它曾經一度被不法分子用來提煉食用油而再次回到人們的餐桌上,威脅人們的健康。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地溝油一夜之間成了寶貝。
  筆者在讀到一則報導後也驚掉下巴!報導稱,去年六月份之前,美國直接從中國購買了超過三十八萬噸的地溝油,也是憑借一己之力獨佔了中國地溝油出口的六成多。地溝油,這個曾經被餐飲業視為垃圾的廢料,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了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不只美國,歐洲市場也對中國地溝油的需求同樣熱切。自2017年起,歐洲從中國進口的地溝油數量從24萬噸飆升至50萬噸,這顯示出對這一資源的巨大吸引力。
  這麼多西方國家怎麼對中國人視為垃圾的地溝油那麼有興趣?難道他們購買回去是要轉賣給他們的國民吃從中牟利?非也!他們之所以大量購買中國的地溝油,是由於地溝油本身的特性,他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化學手段,對地溝油進行多次的結構轉化,最終製造出汽車、飛機都能使用的生物柴油。而生物柴油在未來十年內,全球的需求預計將以每年9.68%的速度增長。這一趨勢無疑將進一步刺激地溝油市場的發展,這是一項令人矚目的科技創新。這些創新不僅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地溝油的認知,更為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問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正因如此,曾經臭名昭著的“地溝油”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歐美等國競相購買的香餑餑。
  據說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就明確提出,要用生物柴油來取代石化柴油,這是因為生物柴油的碳排放更低,對環保有明顯的好處。中國目前也研發了將地溝油轉化為生物柴油的技術,完全可以留給自己用,畢竟中國市場大,需要用油的地方多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