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銓
曾經任教二十二年,後在機關的單位依然與教育文化有關,故而經常談論德育話題,自己講,指導人家講,有時到了三句不離本行的地步,那是工作需要;曾經擔任完中校長、教育局長多年,道德的話題總掛在嘴邊,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自己要求,對別人老講,不厭其煩,亦是工作需要;而曾經與人編寫了《青少年道德思想修養》一書,嘗試換個角度思考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某著名高校出版社出版,效果尚可,還是工作需要……
其實,小孩呀呀學語,母親就分別指著一批人教導他(她):“這是爺爺那是奶奶”,“這是伯伯那是叔叔”,“這是哥哥那是弟弟”……確切地說,這就是德育,只有分清輩分,才能夠禮貌待人。可見,道德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道德人皆重視,唯恐疏忽。
道德,一個必須講,時刻講,而且永遠也講不完的話題;文明古國的中國尤其如此。以德治國,以德服人,以德報怨……無論哪個,其內涵都離不開道德,一個德字足以撐起整個的國家整個的世界整個的人類。
曾經應約參加一個小型聚餐,十來個人,由菲華文化使者鼎安老先生召集。聚的意義,一是幾位文人見面,談論文學及以外的題目,當然含道德;一是紀念一個過世的文人,這文人我不是很熟悉。我是隨團的,因此,多數時間在聽,偶有插嘴,但不多,也不能多。中間的鼎安先生、黃必成先生,還有芳本先生、蘇淑勉女士等,應該算是前輩,至少早我幾年出生早我幾年搞創作,對於這些方面所涉及的經驗和體會他們自是深刻得多,我不便在他們面前胡說什麼,否則就顯得班門弄斧了。
然而此次聚會對我可謂收穫最豐,除了泉州文學院張明院長給的最新一期《泉州文學》,還得到幾本新著,諸如鯉城作協主席吳曉川的詩集,香港作家黃必成的兩本新書,企業家兼美女作家葉林的散文集,《菲華道德美文選》等。
這裏必須說一說《菲華道德美文選》。據鼎安先生介紹,該書由菲律賓愛國華僑“青陽莊氏一老人”出資出版,還有後續,而且會儘快連續出版(目前已出六本,印證了這點)。記得徵文時,熱心牽頭者鼎安先生在電話裏頭除了關心我的創作,便是鼓勵我參加,還擔心短時間文章不夠數做不起來。他說,不曾想徵文發出不到兩個月,竟然就收到了近兩百篇此類題材文章,而且文章品質都不錯,這既大出他們意料,也讓他們充滿了信心:這絕對是一個人人關心的話題,這個課題選對了!
應該說,《菲華道德美文選》一出再出,歸功於莊老熱心,作者踴躍,編者用心,因此,短短三個月第一本飄著墨香的裝禎精美的書籍防在了我眼前……在我驚訝於“道德速度”的同時,更對熱心人士的由衷敬意:你們辛苦啦!由此,亦證明瞭這一點實事:“道德這事,必須普遍,人人應做,人人能行,才有存在的價值。”(魯迅《我之節烈觀》)
第一本收錄30多位作家的上百篇道德文章,囊括幾乎菲律賓名家這方面的大作,一些主編、名家親力親為,很有見地地闡述觀點,提出號召,對道德傳承將起到不可估量的效應。也有個別在該國中文報紙發表的道德文字,但極少。但願將來的彙編會有更多來自更多國家作者的有見地的文章。以後各輯,大體依然。這肯定是一項功德之事,功德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