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7日電】 (周乾憲)回首過去的2016年,世界多地局勢動蕩,治安混亂,自然災害頻發。身在異國他鄉,當人身或財產受到侵害時,中國官方和民間多措並舉,齊心協力,屢屢在緊要關頭為同胞撐起安全傘。
11月,中國使館聯合當地華商租用直升機,將新西蘭地震後被困的中國遊客快速轉移到安全地帶。以色列發生特大火災時,中國使館當晚即組織大巴,將重災區的中國留學生全部安全撤出。海外同胞感受到了強大的“祖國力”。
中國外長王毅前不久透露,過去一年,外交部從局勢動蕩的南蘇丹順利撤離中國公民千餘人,成功營救被索馬里海盜劫持4年多的船員。
除了緊急關頭的“中國式”旋風護僑,外交部還妥善處置上萬起涉及中國公民利益與安全的重大突發案件。12308領保熱線已覆蓋全球200多個駐外使領館。
正如王毅所言,“外交為民”是不變的宗旨和不忘的初心。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同中國實現簡化簽證手續的國家已有約40個,持中國普通護照可以有條件免簽或落地簽前往的國家和地區已達57個。預計未來5年,中國公民出境將達7億人次。
面對日益複雜的領事保護形勢,2016年11月,外交部首期領保聯絡員和安全聯防機制負責人培訓班拉開帷幕。來自全球23個國家的27名聯絡員都是無私奉獻的僑胞。
培訓班按需設課,安排各個領域的專家分別就中國外交政策解讀、領保工作中的法律應對、常用急救知識及安全風險識別與應對進行授課。學員們表示,好好消化總結學習的領保知識,發動僑胞一起參與領事保護。
與此同時,遍佈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互助組織也在為中國公民的海外安全提供民間保障。
華助中心是國務院僑辦“海外惠僑工程”八大計劃中的一部分,是僑胞自辦,立足僑社,面向全僑,各方參與,依法經營,政府支持的民間非營利性為僑服務機構。
如今,華助中心已建立45個,在歐洲、非洲、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遍地開花,已成為僑胞守望相助、融入主流、同舟共濟的溫暖之家。
2016年11月,巴西聖保羅一華人商場發生嚴重火災,華人170多家店舖和200多家倉庫被燒毀。當地華助中心為受災僑胞發放善款約合130多萬元人民幣。
中國駐聖保羅總領館副總領事傅長華對華助中心在組織救災募捐和善款發放中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讚賞。
他說,捐助者的積極踴躍,受災僑胞之間的互助互讓,都體現了“扶貧濟困、樂善好施”的中華傳統美德。
前不久,在老撾國立大學附近發生一起酒駕傷人案,被困車內的傷者撥打老撾華助中心1628熱線求救。華助中心救援隊火速趕往現場,在救治現場更遭遇二次車禍,所幸傷情最終得到有效控制。
老撾華助中心主任陳毅奮表示,救援隊長期做善事,獲得了老撾各階層的讚譽和回饋。聽聞救援隊事跡後,不少人上門捐獻藥品和醫療設備,甚至讓自己的子女到救援隊做志願者。華助中心用實際行動溫暖華人心。
展望2017年,中國政府和華僑華人正攜手全力維護同胞在海外的合法權益,使境外出行更加順暢,旅行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