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墨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結束了訪美行程。
安倍此行訪美,主要目的有兩個:其一是想摸清特朗普政府如何看待日本在其亞太戰略中的地位?其二是想讓特朗普政府對日美同盟關係有一個更加明確堅定的表述以及摸清美國對中日釣魚島之爭的態度。
隨著訪美行程結束,應該說安倍基本上達到上述目的。特朗普向安倍派了“定心丸”,除了重申美日同盟關係的重要性外,還暗示釣魚島適應於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特朗普還特意邀請安倍晉三一起打高爾夫球,一方面給安倍留足面子,一方面也刻意給外界留下美日兩國元首私人關係密切的印象。所有跡象表明,安倍的確不虛此行。
安倍此行訪美,事先是抱著忐忑不安和期待的心情作客白宮的。因為在特朗普上任之前和上任之後,相繼作出了退出TPP談判機制、批評日本為匯率操縱對象、聲稱要向日本收取更多保護費等一系列言行,因此讓日本頗有“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美日關係就要生變的危機感。安倍在三個月之內兩次到訪美國,就清楚地表露出這種焦慮的情緒。不過隨著日本事先承諾一千七百億美金在美投資的朝貢,壓在安倍心頭上的這塊巨石,總算被移開。
安倍表面上懷揣訪美成果回到日本,但最好不要自以為得意而更加自大起來。相信安倍自己心裡也有個底:此次訪美之所以能得到特朗普的口頭保證和殷勤款待,實則是那一大筆朝貢品在起大作用。俗語說,收別人的錢則嘴甜,特朗普再如何粗魯冒失,也知道其中的道理。
回到日本的安倍,也許想拿訪美“成果”在中國面前、世界面前炫耀,以滿足其虛榮心?如果安倍真這麼想,最好先掂一掂自己的份量。其實在美國亞太和全球戰略中,日本充其量只是美國棋盤中的一枚棋子,日本想擺脫這樣的角色,很難。在美國的眼中,中國是一條正在騰飛的巨龍,未來將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美國把中國看得比日本重,也想方設法阻礙中國的發展強大,在此過程中,美國利用中日之間的矛盾,拉日本為幫襯。但日本可能想不到或者不願意想的另一面是,一旦中美兩國此消彼長的局面持續,以至讓中美兩國在綜合國力上達到大致平衡,美國反倒會接受中國的崛起強大的現實。美國一旦放棄阻遏中國的念頭,日本就什麼角色也扮不成。
的確,特朗普上台之前和上台之後不久,對中國拋出一些不友好言論,中美關係因此面臨著考驗。但最近特朗普致函習近平以及前兩天的習普通話,又釋放出兩國都想發展關係、加強溝通合作的意願。安倍不妨從特朗普的轉變中得到某些啟示。事實上,中日雖有矛盾,但完全可以做到和平相處、共同發展,關鍵點是日本要放棄某些非份之想和惡念。日本在中美之間也可以掌握平衡,做到兩頭都好,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可惜的是,至到現在,還看不出安倍對發展中日友好做些什麼實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