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 笛
標榜民主的美國,新聞媒體以作為監督政府的自居,推動運用「知情權」,要助民眾向政府問責,對政府的政策提出質疑。有趣的是上任不久的特朗普總統首次個人記者會,被稱為罕有前例地火力全開批判媒體,痛斥新聞機構不誠實,已經到了「失控」狀態,不講實話,散播「假消息」「假新聞」。特朗普總統財大氣粗,要是講話時配點「彩色語言」,個人風格會更突出,會吸引不少粉絲。
相信有很多人不可能是特朗普總統的支持者,或是他的粉絲,甚至對其的印象也是受到傳媒的影響。當看到那些態度高傲、不可一世的美國媒體,受到特朗普總統點名痛斥時,總感到那是好戲而開心。媒體在民主國家被視為「第四權」,永遠是扮演制衡當政者的角色。由於其在全球輿論場上佔有絕對優勢,往往認為他的話就是事實和真理,老是會對中國及一些發展中國家指手劃腳。
平時稍加留意,會發覺有不少中國人對美國媒體、西方媒體有惡感。常見到中國網友指責它們抹黑中國,渲染「中國威脅論」,混淆視聽、顛倒黑白。例如二月間新疆發生一起暴力襲擊事件,造成群眾傷亡。一些西方主流媒體報導了此事,不但對「暴徒」加上引號,而且引稱他們「採取激進的抵抗是因為根本沒有和平抗爭的機會」為極端主義暴徒講話,更可惡是反問「是什麼逼那些人走上絕路」。
西方媒體是有其傾向性,緊抱著自己一套價值觀,確有偏離大是大非的雙重標準而甚受議論。有人說,「面對這種西方讀者有充份閱聽選擇權,和中國把傳媒做為官方宣傳工具的兩極思維,雞同鴨講是必然的現象」。每種新聞價值觀肯定都不可能沒有問題和缺陷,改革和與時俱進是各種價值觀長盛不衰的唯一保障。特朗普總統指責媒體不誠實,不講實話,散播「假新聞」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