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交通部日前下令擱置了執行集尼車現代化方案;此方案是要求集尼車經營者將十五年以上的集尼車更換成新車,或者是電動集尼車。但交通部長杜牙地說,這「可能需要二至三個月的時間,來充分研究現代化集尼客車之影響,然後才全面實施。」
杜部長說的要「充分研究」,應該是對「貸款方案」欠考慮,因為那些集尼車車主沒有那麼多現金來改造他們的車子。所以「交通部正在與土地銀行討論一個更靈活的貸款,為集尼客車車主提供低利率和更長的付款期限。」
淘汰老舊的集尼車,相信絕大多數市民都會舉雙手贊成。因為這些集尼車,不但其性能已經陳舊,會對乘客的安全造成危險,而且它們所排出的超標廢氣,使得城市空氣受到嚴重污染,也給市民健康帶來致命危害。
說到集尼車,我倒認為,這種造成道路擁堵的「罪魁」之一的交通工具,遲淘汰不如早淘汰。因為不管你換成多新的車,那些駕駛者如果仍然如故地不守規則,我們的交通狀況是不會有改觀的;一句話:只要有他們存在,道路就別想暢通。
當然,政府也是有苦難言,一邊想整治道路,讓妨礙交通的車輛滾蛋;一邊又得罪不起「打赤腳」的車伕,生怕他們不爽就大罷工,癱瘓城市交通,讓上班族頓足;最最主要的是換成其它交通工具後,龐大的「下崗」司機隊伍會天天敲鑼打鼓、拖兒帶女進軍總統府要飯吃,那更會令政府一個頭籮筐大。
要解決集尼車這個「老大難」問題,看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這條路還長得很。不是小剛悲觀,大馬尼拉在沒有解決集尼車之前,建再多的路、修再多的橋,交通這個「死結」都會依然存在。套用一句歌詞:「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集尼還是那個集尼,塞車還是那個塞車。不信走著瞧!
Previous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