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預算案付委

台「財政部」:舉債空間足夠

  【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前瞻基礎建設特別預算案明天付委審查,台「財政部」表示,目前「中央政府」可舉債額度約1兆2645億元,地方政府可舉債額度約5517億元,將持續控管地方政府債務情形,維護財政永續發展。
  中央社報道,前瞻基礎建設計劃第1期特別預算案歲出編列新台幣1089億元,包括2017年度161億元,以及2018年928億元,規劃全數以舉債方式支應,週一付委審查。
  「財政部」估算,2017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連同流域綜合治理計劃及前瞻基礎建設2項特別預算,舉債數合計為2300億元,扣除債務還本預算的740億元後,預估1年以上公債未償餘額達5兆5007億元,占前3年度名目GDP平均數的33%,距公債法存量上限的40.6%,仍有7.6個百分點,估可舉債額度約1兆2645億元。
  此外,「財政部」表示,2017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及特別預算舉債數,占年度歲出總額的11.5%,未逾公債法規定歲出總額的15%上限。未來將協同各機關多元籌措財源,有效管控債務比率,落實財政紀律。
  至於地方政府財政狀況,「財政部」估算,2017年度「直轄市」與縣市政府1年以上公債未償餘額達9371億元,占前3年度名目GDP平均數的5.63%,估計舉債額度剩下約5517億元,尚足因應前瞻基礎建設配合款。
  不過,地方政府負債狀況不一,雖然整體而言仍有舉債空間,但像已逾法定債限的苗栗縣、宜蘭縣,已經無法另行舉債;債務達警戒水位的縣市,舉債空間也相當有限。
  「國庫署」官員日前強調,財政狀況不佳的縣市,也能吃到前瞻基礎建設的大餅,但編列配合款,勢必將排擠其他預算,因此必須「加倍努力」,在債務不增加的前提下,做好施政規劃,「簡單來說就是要取捨」。籲地方政府量力而為,評估施政輕重緩急,並檢視自身財政狀況,以免債留子孫。「財政部」也將持續控管地方政府債務情形,維護財政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