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探月工程再次報捷

  一月三日上午十時二十六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內,成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著陸。不久,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第一張灰色的月背照片,使人類第一次見識到月背的廬山真面目。
  嫦娥四號探測器是嫦娥三號探測器的備份,嫦娥三號探測器於二零一三年實現軟著陸後,中國國家航天局決定把備份作為月背的探測器,對月球的背面進行探測。為什麼要探測月背?由於潮汐鎖定,月球自傳和公轉的週期相同。從地球上看,總是看到月球的正面,從未見到背後的一面。到底月背的狀況如何,過去只有一些理論上的概念,實際情況不得而知。如果說有過印象的話,那是六十年前蘇聯月球探測器傳回第一張月球背面的影像和五十年前美國宇航員在環月飛行時目睹過月球的背面。
  據介紹,嫦娥四號著陸區地形起伏達六千米,馮.卡門撞擊坑是太陽系中已知最大的撞擊坑之一。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作為著陸點,因為它被認為對研究月球和太陽系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在月背進行一系列的科研項目,其中包含四台國際載荷,將為全球科學家提供太空探索的機會,以破解宇宙謎題。攜帶了中國和荷蘭科學家研製的低頻射電探測器,在月球背面開展低頻射電天文觀測。還將棉花、油菜、土豆、擬南芥、酵母和果蠅等生物帶上月球,形成一個微型生物圈。還將測量月球的水份和氣溫,到底月球的夜晚有多冷?
  早在六十年前,蘇聯月球探測器傳回來月背的影像,五十年前美國阿波羅號宇航員飛行時看到月背的景象,但是人類的探測器從未著陸過月背,對月球背面的實際狀況如何不得其解。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背著陸,在人類探月工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步:第一步是繞月飛行,第二步是在月球著陸,第三步是從月面採樣返回。嫦娥四號探測器肩負著探月工程的第二步的重要任務,他的成功著陸對下一步探月工程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對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背著陸,美國、俄羅斯、德國的科學家和同行紛紛表示祝賀。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說:“這是人類第一次,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俄羅斯科學家亞歷山大.熱列茲尼亞科夫表示:“中國這一成功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轟動效應。”德國科學家溫牧表示:“在月球背面著陸探測是世界第一次,為未來人類登月做準備是非常棒的想法。”這表明,嫦娥四號探測器對月背進行探測具有非凡的意義。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背著陸後,中國的探月工程又向前邁進了一步,為第三步探月工程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雖然現在離航天員登月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是人們有理由、有信心,中國航天員有朝一日將乘搭嫦娥飛船登上月宮,再次實現人類登月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