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營為盟

  不久前接連寫了五篇有關自己參與華文微型小說國際交流活動的專欄文章,見報後再組合成一篇《我與微型小說》,或可充作菲華微型小說的參考材料。
  除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與菲華文壇、菲華作協比較密切之外,去年走過三十年、舉辦過十六屆的亞細安華文文藝營,與菲華文壇與菲華作協尤為密切,我參與過在馬尼拉、新加坡、印尼萬隆的多屆會議,對文藝營的生成與發展也算得上比較瞭解,再加上長期關注,多次提出建言並獲採納。近日,文藝營倡導者與發起人駱明先生致我一封手札,談到文藝營從三十年慶為起點重新出發的願景與挑戰。是的,一個沒有官方與財團支持,純粹靠東南亞華文文友熱愛中華文化的熱誠之心支撐的文學集會,能夠不間斷地穩步走過三十個春秋,二零二零年再次由汶萊華文作家協會承辦,實屬不易。
  去年第十六屆文藝營在緬甸古都曼德勒舉行,這也是緬華文友首次承辦,除了主辦方代表之外,參會的東南亞各國代表頗多,大概有七、八十位,其中包含了特邀代表與家屬。亞細安華文文藝營雖是一個相對鬆散的文學聯盟,但十多屆辦下來,多少積累了一些經驗,制定並完善了一些規章制度,最具代表性的是:各國代表文學組織享有五位名額外加一位亞細安華文文學獎得主,共六位作為正式代表。超出名額的則以特邀代表或觀察團身份出席,差別是,正式代表的食宿行由主辦方落地接待。
  這屆緬甸文藝營雖無暇出席,但在菲華作協二零一六年籌辦第十五屆時,我在第十四屆承辦單位時任泰國華文作家協會秘書長楊玲的配合下,提供了各國代表文學組織主要負責人的名單,組建了一個第十五屆亞細安華文文藝營微信群,邀得各國代表入群,傳達信息、落實建議,取得一定成效。
  不但第十六屆文藝營延續了微信群的通聯方式,連第十二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討會也同樣借助微信群,快速便捷地傳達文友的行程與信息。這兩個微信群,至今仍是通聯文心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