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想起的趣談

  著名食評人蔡瀾在一個電視節目上表示,火鍋是一種最沒有文化價值的料理方式,他說「讓火鍋消失吧!」引來網民一片譁然,不少人作出反駁。其實,清代的美食家袁枚也不吃火鍋。《隨園食單》中專門列了一些飲食「戒律」,其中就有「戒火鍋」這一條。在袁枚看來,不同的菜色,有不同的火候、搭配,不分文武,「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問哉?」再說一群人圍著爐子,吵吵鬧鬧,煩都煩死了,哪裡還有心情吃飯。
  日前讀到有人於腊八,去市場上買兩碗腊八粥。「順道買點兒羊肉牛肉,在數九的寒冬裡,吃個火鍋。走在路上不禁在想,火鍋真的是一項無比偉大的發明。想到今日晚上,將在凜冽的冬日裡,饕餮一餐火鍋,還沒有吃上,胃便暖了,味蕾接著爽了,整個人跟著都幸福了。」也有人談到冬天之際,正是長膘的大好時機,「如果與豬朋狗友聚餐,當然首選吃火鍋啊,室外是寒風呼嘯,室內是一群人藉著囂張的火焰、熱騰騰的美味來狂歡,下菜、涮煮、夾食,每個人都顧不上玩手機,在歡搶中氣氛卻一派和諧。」
  從網上的文章讀到,乾隆皇帝也是個有名的火鍋愛好者,恨不得頓頓都吃熱鍋。 以他一年的膳食譜為例:開春,吃「燉酸菜熱鍋」和「鹿筋鴨子熱鍋」;初夏,御膳房進貢的是「野意熱鍋」和「山藥鴨羹熱鍋」;入秋,他的早飯裏居然還有「燕窩蔥椒鴨子熱鍋」;等到了冬至,終於可以大快朵頤,一頓飯連吃三道含有雞、羊肉和口蘑的火鍋。文章說時移世易,紫禁城中的「天潢貴冑」們喜愛火鍋習氣,漸漸地就從深宮內院轉向了老北京的大街小巷,成了火鍋愛好者的天堂。
  有人談到蘇軾和袁枚都是老饕,精於飲饌之道。但如果假設有一個飯局,碰巧同時請到了這兩位美食家,場面多半不會很愉快。蘇軾和袁枚,很多時候,根本吃不到一起去。因此可見,飲食是一件極私人的事,對它的評判,當然難免打上「偏見」的烙印。有人認為美食家本就不必全都精通、事事都要發表意見,要求美食家對每樣食材、每種技法、每個菜系都發表意見,似乎不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