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文明城市不易

  回了一趟老家安徽六安,走出去年才啟用的新高鐵站,撲面而來的是冬日寒冷又清新的空氣,讓我這個久居南方的人感到久違的親切。街道上車多人多,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市容乾淨整潔,回想起小時候塵土飛揚的景象有如天壤之別。
  朋友指著街道上的灑水車說,現在的城市管理都很重視空氣品質等環保指標。六安儘管在綜合實力方面被劃為四線都市,但也不甘落後,參與了角逐“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大軍中。“全國文明城市”評選活動由中央機構主導,是反映都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也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
  資料顯示,第一屆十二個“文明城市”中,除了內蒙古的包頭之外,另外十一個全是沿海城市。如今最終保留稱號的中國文明城市已增至八十三個,約佔全國600多個城市的一成三。
  這項評選活動每三年進行一次,測評內容非常廣泛,從市容市貌,到居民精神風貌,到交通基建和公共服務,到經濟發展居民收入等等達數十項,許多指標還設定了量化門檻,比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要大於21平米,主要公共場所公益廣告數量要佔廣告總數的兩成以上,市民對政府誠信的滿意度不得低於百分之九十等等。
  此外,如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犯罪,或是市內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那麼這座城市在接下來的十二個月內就喪失了參選的資格。
  至於測評方式,除了進行資料稽核、問卷調查、網絡調查之類,還有包含微服私訪式的實地考察等等。總之,希望當選的文明城市,必須擁有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環境、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等等。
  難怪說這個稱號含金量高,的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