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專心致志”

  浮躁、急功近利,這是在媒體上常見的批評現代人的詞語。中國人傳統的「專心致志」反而淡漠了。
  人貴在志氣、立志。不專心何以達「志」?
  故鄉泉州在古代出的狀元最多。全國多少人競爭奪魁,能高中第一名的狀元,談何容易?
  專心致志,便是泉州人的優良傳統。時至今日,泉州還流傳著許多專心致志而成才的民間傳說。
  近翻地方史,見記載著一個叫無等的,在清源山上靜修40年,足不出山。
  唐朝大中年間(公元847-860年),時任泉州刺史的盧仝白,久慕無等,便派人到山上請無等下山一見,無等推辭了。過些時,盧刺史再派人請見,無等還是拒絕。刺史不甘心,第三次再請,無等依然無動於衷。
  刺史發怒了,再偉大的諸葛亮,劉備三請都出山了,你無等是什麼人物!於是他再派一個使者,提著他的寶劍上山,對無等傳刺史的話:「不下山,取頭來!」
  無等冷笑了一聲答道:「身非我有,四大皆空,何況一頭?」無等的看破紅塵,威武不能屈,震懾了盧刺史。刺史不禁讚歎道「真高人呀!」於是作詩一首贈給無等——「九日峰前八十秋,禪庵遙枕晉江流。師心應共山無動,笑指雲霞早晚休。」
  無等的「山無動」,就是專心致志。
  這故事有如春秋時代的孝子介子推,廝守著母親在山上,即使放火燒山逼他下山,他寧肯被燒死也不出山當官。
  要是有的人聽說當官的來請,早已欣喜若狂直奔了。
  專心而致志就是旁若無鶩、不為周圍的一切而所動。世上的任何一個行業一個成功者不都是因為專心致志才到達理想的彼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