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華歷史博物館廿週年慶 舉辦《紅色的記憶》展覽

  華裔文化傳統中心訊:將近三百名華社團體代表、外交使節、學術界、傳媒界、社會賢達等,出席了在華裔中心舉行的“紅色的記憶”展覽會,作為慶祝華裔文化傳統中心落成及菲華歷史博物館開館二十週年紀念,本中心特別舉辦國際知名新聞工作者吉米(JAIME FLORCRUZ)在中國生活近四十年來收藏品的展覽。
  是日的秩序於下午三點在二樓的禮堂準時拉開帷幕,菲律濱華裔青年聯合會理事劉家寶會友擔任司儀。華裔文化傳統基金會主席施恭旗先生在國外,由副主席李毓俊先生致歡迎辭。他在談話中指出,二十年前的今天本中心落成,博物館也同時開館呈現給華社,當時的歡愉激動之情至今還歷歷在目,不覺很二十年,此次隆重登場的“紅色的記憶”是用來紀念這個里程碑。他介紹:展覽的內容非常生動,從一個菲律濱兄弟的視野及角度來敘述中國在將近半個世紀以來,如何由一個落後的國度發展到今天令世人矚目的中國。他感謝吉米先生為我們分享了他不平凡的故事。
  本博物館主任、菲律濱華裔青年聯合會會長施吟青女士,介紹二十年來該會及博物館的重要工作,她感謝華社團體歷年來的鼎力支持和指導,包括菲華商聯總會、龔詩貯基金會、SM基金會、紀念佘明培基金會、本會主席施恭旗先生、黃禎潭先生、王兆鏞先生、陳女士(宿務)、陳卿卿醫士等團體及熱心人士,每年定期撥款贊助博物館的維修及日常費用,也同時感謝此次二十週年紀念之際,受到菲華各界聯合會、菲華工商總會、李康希先生、顏于掌先生、菲律濱香港商會創會會長莊金耀先生、洪健雄等社團及熱心人士慷慨樂捐。她指出,博物館投入運作至今已二十年,部分陳列呈現老化、內容有需要充實改進、大廈空調等硬件設施亦需逐步升級,但所需資金龐大,得賴華社支援。在一定的意義上本中心及博物館的真正主人乃整個華社,本會職責是義不容辭的保管工作者,希望各界人士繼續踴躍捐獻共同扶持。
  “紅色的記憶”展覽既不設剪綵儀式也不作專題演講,而是禮請北京國際廣播電台駐菲新聞社記者美洛先生(MELO ACUNA)與ANC電視台節目主持人王光蕊女士(MICHELLE ONG)聯合主持,與吉米先生在台上對話互動,在將近一個小時的對話中,吉米先生娓娓道出他充滿傳奇性故事,當年他原為一名激進派的學生,到中國遊學時卻遇上馬可斯總統宣佈吊銷全國人身自由狀,因而有家歸不得,原定三週的行程變成遙遙無期的流亡生涯,所幸中國政府允許他無限期地留在中國生活,期間他努力學習中國語言、從事勞動,終在北京大學完成學業取得歷史系學位。他回憶說:在初期遭遇不能返菲的情況下,是中方以寬容的人道主義批准讓他無限期姻中國,并且在各方面照料他的生活,但是儘管如此,在一個舉目無親的國度裡他必須忍受孤單、想家等的煎熬,所以自願獻議讓他下鄉去磨練自己,他說雖然經過艱辛,但是無怨無悔。在被問及他對中國國家領導人的看法時,他表示周恩來是他最仰慕的偉大政治領袖,他也非常崇拜朱鎔基治理國家之能力,特別佩服朱鎔基驚人的記憶力、其對歷史細節無微不至的關注和熱情謙遜。他受聘於時代週刊,後轉入美國CNN任命駐北京首席代表,被公認為是駐中國時間最長的外國通訊員,他見證了全國以毛澤東為中心的中國,到今天人民可以多樣化選擇自己致富的途徑。吉米先生為來賓們分享了他的經歷,大家可以從他的談話多少窺知他四十年來走過的心路歷程。在談話結束時應來賓熱情要求,他特別演唱了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樣板戲。
  展覽將開放至二月十七日結束,歡迎參觀。展出時間每日上午八點至下午五點。(另訊:菲華歷史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星期二至星期日下午一點至五點)電話:527-6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