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大學老師調到我所在的城市工作,我決定邀老師進家小聚,一碗親自下廚精心制作的當地特色魚鹵面,作為見面禮,略表地主之儀,以示迎接。
  請客去酒店,圖的是省事,湊的是熱鬧。可對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人來說,什麼是最需求最渴望的?當然是家的感覺了。
  家,對於游子,那是溫情,是暖意,是安寧,是神定;是閉著眼都聞得出的大蔥爆鍋的香味兒;是吃完熱騰騰的餃子後的一碗化原食的湯;是燒魚時咕嘟咕嘟從鍋裡翻滾出的穿透心窩的鮮味兒;是蒸饅頭、篜包子時冒出的老遠就聞得到的麥香蒸汽;是一碗不稠不稀、不涼不熱的棒子面粥;也是用心、耐心挑出一根一根魚刺兒才煮出的魚鹵小面。
  那是家的味道,是真心實意的味道,是濃濃的愛的味道。
  想必無論是誰也忘不掉「媽媽的味道」吧?媽媽的廚房,媽媽的味道,終生難忘的味道。那可就是走到哪裡,走出多遠都聞得到的家的味道啊。
  讀大學時,不管是誰回家帶回什麼樣的媽媽做的食物,都會被全宿舍的同學當成上等的佳肴。一瓶能久放些時辰的油炒疙瘩絲兒讓我們每頓飯都要拿出來打打牙祭,當作寶貝一樣共享。光看它棕黃油光的色澤就足夠誘人了,更不用提打開瓶子後所散發的豬油和肉絲的咸香味兒了。八十年代初,雖然生活已改善了很多,但豬肉還是令人垂涎的,何況我們正是長身體的年齡。
  「媽媽的味道」對我而言就更加令我回味終生了。那時,我媽媽常常借出差之機自己或是托同事捎給我各種好吃的食物,她將雞蛋、花生油、白糖和面粉一起發酵後在高壓鍋裡烙出的中間焦黃、四周淡黃的囍餅,那種色澤是只有放了好幾個雞蛋才會有的。那種喜餅也是她最拿手、捎來次數最多、我至今都最愛的面食。媽媽固執的堅信,她的囍餅裡面的營養物質要遠遠高於我們學校食堂裡的任何面食。每次打開媽媽捎來的紙箱後,我與舍友們就一起分享著那被媽媽揉進了牽掛、惦念和希望的勁道柔軟又香又甜的喜餅,共同分享著媽媽的愛,自豪地聽著舍友們對媽媽手藝的嘖嘖稱贊,又一起抻長了對家的思念。紙箱裡往往還有幾盒午餐肉罐頭、魚罐頭,還有媽媽下班後抽空做的紅燒肉、炸帶魚和一大瓶放了許多瘦肉、上面浮著一層厚厚的油的炸醬。總之,媽媽挖空心思的以我「如何能多吃幾天而不變質」為中心思想,將魚和肉變著樣的做著。我和同學就一起咀嚼著穿越千裡仍被密封的嚴嚴實實的「媽媽的味道」。那盛裝食物的紙箱一打開來的誘人的香氣,不論在何時,我只要一閉上眼睛就能聞得到。
  每年的初冬還能吃到媽媽捎來的脆生生、甜中帶酸的小國光蘋果,裡面一定還夾著一封媽媽或爸爸的親筆信,信裡永遠都有「注意身體,不要不舍得吃」之類的話......。
  五、六十年代,國家實行供給制,家裡都是吃食堂。但自從生下了我,媽媽開始認認真真的跟業余大廚的同事學習做飯,從此我家就告別了食堂的大鍋飯。加上媽媽的聰慧和一絲不苟,很快她就做得一手好飯好菜——三鮮餡的薺菜餃子,十八個摺的豬肉小籠包,喧騰騰的蔥油花卷,焦黃裡軟的千層油餅,寒冷天媽媽親手?的細如粉絲般的、噓噓嚦嚦喝了一碗就冒出汗的豆面條兒,還有那香甜誘人的喜餅……這些媽媽「秘制」、「媽媽的味道」勝過我在任何地方吃過的美味。這味道裡仿佛有一種隱形酵母,一到某個天氣、某個日子,那種難忘的味道就漸漸發酵,撲鼻而來,誘發出你想家的情結。
  在那個物資缺乏的歲月裡,不論大小節日,媽媽是從不會錯過給孩子們做應時的美食的。過年時,媽媽能將定量供應的僅有的食材精心制作成糖醋魚、糖醋排骨、春卷,還有麻花、面魚兒、豆沙包、巧果......遺憾的是,這些「媽媽的味道」現在我是再也吃不到了,它們成為了我永遠的念想。可這些味道已緊緊地粘在了我的舌尖味蕾上,融進了我心臟的二尖瓣裡,編制到了我大腦的記憶神經裡了,如家傳密碼般傳給了我,我又將這種味道遺傳給了我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大大的「家」字在透明的空氣中飄蕩不絕。
  如今,我的孩子也在千裡之外上大學了。三十年後的今天,極大豐富的物產被一個叫做「互聯網」「淘寶網」的怪物承載著,將人們的各種需求、欲望一網打進了。我不必像當年我媽媽那樣大老遠的想方設法、費盡周折為孩子捎東捎西了,可是孩子從外地放假回來,嚷著叫著想吃的仍然是「媽媽的味道」。這味道,也許是一槃大白菜豆腐燉粉條兒,一槃土豆芸豆燉牛肉,也許是一碗蘿卜絲兒熬紅蝦兒,一槃酸辣土豆絲、白菜絲,也許是一張張蔥油餅。不值幾個錢,卻是孩子的最愛,是媽媽精心烹制、從小吃慣的一口兒,就像北方的油條大餅豆漿、南方的桂花湯圓、小籠包一樣的永遠令人惦記。曾經,我的學生主動提出要到我家裡吃飯,特別點到的竟是喝一碗綠豆粥。
  久違幾十年的高中同學從國外回來,與同學小聚,一碗玉米面粥竟讓這位在事業上頗有成就的女漢子感動、感慨,喝到肚圓,喝到淚流。這碗粥的玉米香味喚起了什麼?她的童年?對已逝親人的懷念和內疚?還是對家的依戀與歸心?
  每次我在國外的侄女回國,常常被各種朋友請去吃飯,但多是在各種酒店裡進餐。而我總是把她和她的老外丈夫弄到家裡來吃飯,每次做的飯菜也總少不了炒土豆絲兒和外酥裡鮮的韭菜合子、家常燜魚等幾樣再普通不過的家常飯。因為她讀高中住在我家的幾年裡,那就是我們的家常便飯。素朴簡單、真材實料;用心烹制、家傳工藝;圍坐一團、邊吃邊聊,這就是家常飯的特色。每次吃完,她和丈夫都贊不絕口。我知道這夸贊裡包含著什麼,只是不知她是否知曉我請她們在家裡吃飯的更深含義。  
  現今,漂泊在外的人們越來越多了。離家讀書、工作,又成家、工作、離家。事業、賺錢、養家,個個聽起來都理直氣壯,卻又透著無奈。北漂南漂,內漂外漂。不知這飄來飄去的生活,是否可以不再糾結呢?常回家看看,闔家吃頓家常飯,不只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情感連接,一種愛的表達,一種感恩回饋,一種思念儀式,一種心靈的寄托,那是一種味道的傳承,是中國人特有的傳家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