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新人

  成年之後,曾經在三座城市居住過相當長的時間,一個是北京,一個是馬尼拉,一個是香港。從這三個城市的企業對待新員工的態度,可以深切體會到,制度是如何泯滅人性的。
  先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北京。在北京的國有經濟體系中,無論是大小領導還是同事,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就是要幫助新員工儘快融入大家庭中。於是,在工作上,不僅耐心教導新員工,還容忍他們犯錯;在生活中,給予新員工關心與幫助。在這樣一個包容又溫暖的集體中,新員工通常會卸下在新環境中常常會背負的忐忑包袱,很快適應。他們也會自然而然地將自己收穫的關心與幫助,在下一個新員工到來時,傳遞出去。
  在馬尼拉,大概是身處華社中,體會到新人待遇,似乎與北京相差不大。唯一的區別在於,北京的經驗是制度性的產物,而馬尼拉的經驗,則來自於恪守“扶助弱小”、“兼容並蓄”等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華人華僑,尤其是老一輩華人華僑。
  比如著名的“菲華三寶”(志願消防、義診、捐建農村校舍三大社會公益事業),就是老一輩華人華僑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模式,發展起來的有規模又可持續的公益傳統。
  再來說說香港。其實很多香港人工作勤奮,相處下來也是誠實可靠、樂於助人的。但在對待新同事方面,很多人有意無意都缺乏耐心,有些主管級人士,甚至動輒以“下馬威”等手段,威嚇新人。一些西方高等院校在迎新活動中,“惡搞”新生,就好像是新員工入職期間需要面對的惡劣環境的一場誇張預演。
  至今還記得一個新聞事件,有一位香港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入職一間公司做銷售,因完不成業績,壓力太大,三個月的試用期還未滿就自殺身亡。
  香港是舉世公認的自由資本主義經濟,經濟自由度排名連續二十五年全球第一。不過這個“第一”背後的代價有很多,其中就包括被追求高效益吞吃掉的新員工利益。因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新員工的適應期也被視為影響效益的成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