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市場裡的文化

  每到週末,我家樓下的小公園、草坪、樓宇間的空地,都會有自發性的市場。有職業商販,也有二手舊貨出售,還有賣手工藝品的。這類市場,跟全世界一樣,統稱“跳蚤市場”。跳蚤市場在週末的馬尼拉很活躍,隨處可見,因價格低廉,許多人來此淘寶。
  據說,跳蚤市場源於法語,始於18世紀的巴黎,後在西方城市盛行。那個時期,窮人買不起新貨,舊貨買賣應運而生,舊衣物中藏匿著跳蚤,這樣的市場是貧窮的標誌,也因此而得名。
  但後來,跳蚤市場已非彼時,有新有舊,即便是賣二手舊貨,也是洗滌乾淨後才出手。蔬菜、水果、食品、自家釀造的果汁、果酒,也是一道風景。更有商販專門選跳蚤市場兜售當地土特產。我每到一個國家,都喜歡逛跳蚤市場,說也怪,除了本地工藝品,特別愛看那些老貨,沒考慮價值,無所謂古董,只是欣賞,總覺得越古老陳舊的東西,越包含著文化歷史淵源。在南非,我雖買過烏木雕刻的長頸鹿、犀牛、祖魯人面具,更喜歡去淘那久遠以前荷蘭人用過的銀製品、帶鎖的玻璃威士忌盛酒器,還有切奶酪的小鍘刀。在馬耳他,類似跳蚤市場的慈善店,可淘到老白人捐來的英國小胸針,澳大利亞小掛件,土耳其玻璃闢邪眼。在美國,這個世界移民大國,可淘的東西更多。那時有規定,外交官不許去跳蚤市場,可在離任前,我還是忍不住跑去逛了一天。那是個超級大的跳蚤市場,東西方文化的代表都能看到,如我這種定力較差的人,是一種考驗。最後當然不能辜負自己,日本碎瓷掛盤、西班牙宮廷燭台、荷蘭骨瓷首飾盒……通通收入囊中,回去清點一下,像似小小聯合國了。
  來到菲律賓,一個有地域特色、有歷史故事的國家豈能放過。博古櫃裡已經擁擠不堪,新舊無妨,件件滲透和昭示著,這東南亞島國古樸與華麗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