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動物的愛

  往時每逢清明、盂蘭節,在道觀、佛寺都會舉辦法會,超度往生先人。祭禮則多由高僧、道士主持,頌經及讀亡魂姓名、生死日子,有了這些資料,上天自會入座對號,先人各自收受,福有攸歸。
  除了師父唸經,還須供奉五果或三牲,前者為佛教,後者則是道觀,各自奉行信念,勸善或敬祖。
  現今社會變更,愛及萬物,敬神、尊祖,也惠及寵物。
  近日港報有許多道觀、寺廟廣告,招攬善眾為先人、先賢和先寵超度,讓他們往生轉世,在另一世界歡喜樂極。超度過往親人無可厚非,近年的香港社會「亞茂整餅」,增添了超度亡畜,讓牠們來世找到一個好歸宿。
  香港人寂寞,多數健壯的人要上班、上學,只有老人留在家中,獨居的人留在家中,拿綜援金的人留在家中,有病的人留在家中,失業、失學的人留在家中,他們組成「留家大軍」,這些人可能沒有過多的閒錢可以花費,於是乎家中常領養或購買一隻小狗。「再吵,媽咪不帶你逛街。」一陣狗吠聲後,傳來女子的聲音,原來是狗主向她的小狗說話。很多香港養狗人視狗為家人,把狗稱作B女、B仔,自稱「媽咪」或「姐姐」和「哥哥」。狗「媽咪」,相當於「狗母」,往時「狗母生的」,是罵人的髒話,現今的某些香港人則自稱「狗媽咪」,怪哉!
  狗拉屎,主人為牠擦屁股,那是不可思議的,香港街頭則常上演。狗病了,帶牠找獸醫,診藥費是人類看醫生的數倍,狗主卻肯一擲千金,狗主對狗比對父母更有「孝心」。
  香港不但有獸醫服務寵物,也有寵物酒店,讓寵物暫住,更有相當人類的「妓院」和殯儀服務。
  據報導,韓國人愛吃狗肉,卻也愛養寵物狗,並開設有狗「幼稚園」,除了教學,中午還有小床供午睡,老師對牠們照顧有週。
  香港沒有狗幼稚園,卻有狗主課程,教授狗主如何服待他們的愛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