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答中外記者18問 傳遞五大關鍵信號

  【中新社北京3月15日電】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15日在北京閉幕。會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18個答問中傳遞今後中國自身發展與對外交往五大關鍵信號。

談經濟:“大水漫灌”不可取

  針對外界對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關注,李克強坦言,當前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了新的下行壓力”,但他同時也強調,不會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區間。
  他明確表示,搞量化寬鬆,超發貨幣、大規模提高赤字率,所謂“大水漫灌”,一時可能有效,但會帶來後遺症,所以不可取。中國還是要堅持通過激發市場活力,頂住下行壓力。
  “我們還是要政貴有恒”,李克強稱,將繼續推進減稅降費、簡政,培育新動能、放寬市場准入,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等一系列措施,釋放市場的活力和創造力。“不管發生什麼樣的新情況,我們都會立足當前、兼顧長遠,保持中國經濟穩定,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不變。”

話改革:圍著市場做文章

  李克強指出,政府改革應當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更好發揮決定性作用,要“圍著市場做文章”,不是老給市場下指令,讓市場做什麼,而是要把市場的活力激發出來。
  他表示,改善營商環境要放管結合併重,“放就是要平等地放,不能搞三六九等”;監管規則要公開透明,不能搞選擇性監管、任性監管。“公平的准入,公正的監管,這是鳥之兩翼,不可偏廢。”
  李克強稱,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讓實體經濟和企業分到更大比例的“蛋糕”也是一項改革。為此,“政府的存量利益也要動,得罪人也要動,讓利於企業,讓利於民”。

論開放:說了當然要兌現

  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之際,中國是否會進一步擴大開放、如何開放,備受關注。
  對此,李克強給出“定心丸”:“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讓中國人民普遍受惠,也有利於世界,我們何樂而不為?開放的措施說出去了,當然要兌現。”
  他表示,將出台一系列相關法規和文件,使當天獲通過的外商投資法順利實施。中國要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出新的負面清單,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在回應香港記者有關提問時,李克強還明確,港澳台投資可以參照或比照適用外商投資法,且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一些制度安排和實際做法還要繼續沿用,“不僅不會影響,而且會有利於吸引港澳台的投資”。
  “今年對外開放的舉措我們會不斷地推、繼續地推。”李克強說。

說民生:盡力量力去解決

  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李克強坦言,民生方面“會抓住重點難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去解決”。
  他表示,今年要確保新增城鎮就業人數在1100萬人以上,實際上希望能够實現去年的實際規模,也就是1300萬人以上的就業。為此,官方將多措並舉,保障大學畢業生等重點人群就業,確保不出現零就業家庭。
  針對養老和托幼服務面臨的困難,李克強稱,要創新機制,對接民眾需求,發揮社會力量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談及如何解決看病難、看病貴,他表示,今年將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門診用藥納入醫保,給予50%的報銷;降低大病保險的起付線,提昇大病保險的報銷標準。

講外交:相互尊重促合作

 

  談及如何發展大國關係,李克強反復強調相互尊重與合作。
  針對中美關係,他表示,雙方應本著合作比對抗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這一原則推動中美關係包括經貿關係的發展,使兩國人民從中受惠。
  針對中歐關係,李克強稱,希望雙方都從戰略、長遠的高度看待中歐關係,都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推動合作的心態促進中歐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針對中俄關係,李克強表示,兩國合作有很大潛力,下一步可以拓展合作領域,既可以“上天”,也可以“下地”,“把能用的十八般武藝都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