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習近平訪問意大利

築牢中意、中歐合作之橋

  【中新社北京3月19日電】(記者 張蔚然)自3月21日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踏上2019年首次外訪行程,首站是意大利,這將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10年再次訪意。
  習近平啟程前夕,意大利羅馬國立住讀學校校長雷亞萊和8名高中學生致信習近平,表達了對習近平來訪的熱切期盼和從事中意友好事業的良好意願。習近平在回信中勉勵他們做新時代中意文化交流的使者。
  中國前駐意大利大使董津義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意兩國分處絲綢之路兩端,長期保持對話聯系。事實上,馬可·波羅當年來華所走的路線與古代絲綢之路大體重合。習近平提出希望同學們「做新時代的馬可·波羅」,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意關係不僅有很好的歷史傳承,也有深厚的民意基礎。信件往來既是近年來中意兩國熱絡交往的縮影,也為訪問營造了熱烈且有人情味的氛圍。
  此訪期間,習近平將分別同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總理孔特舉行會談,分別會見參議長卡塞拉蒂和眾議長菲科,就中意、中歐關係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
  在兩國今年迎來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明年迎來建交50周年的背景下,董津義認為此訪料將從頂層設計的高度賦予中意關係新的時代內涵,進一步築牢兩國合作的橋樑,助推各領域交流合作取得更大進展。
  從意大利的角度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表示,當前歐洲在政治、經濟等方面都面臨一定不確定性,意大利有改善本國經濟前景的現實訴求,加強對華合作可以為意大利帶來「重要加分」。
  2004年以來,兩國通過中意政府委員會等機制平台科學規劃雙邊合作,取得顯著進展。隨著意大利成立中國事務特別工作組,兩國合作更加順暢。2018年雙邊貿易額達542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董津義分析,目前,環境與可持續能源、農業、可持續城鎮化、衛生領域、航空領域、空間科技及應用、基礎設施和交通等均屬於中意合作優先方向和重點領域,預期此次訪問將助推上述領域合作進一步提質升級,落實更多合作項目。
  外界普遍關注到近期意大利對「一帶一路」倡議所作的表態。孔特表示,加入「一帶一路」對意大利而言是機遇,是戰略選擇。參與「一帶一路」並不意味著將被迫做任何事情,而是得以參與此項目並開展對話。
  阮宗澤認為,作為七國集團核心成員國和歐盟創始國,意大利在看待「一帶一路」倡議方面表現出政策獨立性,這非常重要,也非常難得。
  董津義說,如果此訪期間雙方能就深化「一帶一路」合作達成重要共識,將對推動兩國經貿合作尤其是互聯互通起到很大促進作用,在歐盟內部也會產生很好的示範效應,向對「一帶一路」倡議仍持搖擺態度的人士釋放信號。
  在全球化遇到挫折、歐盟遇到脫歐等挑戰的大背景下,阮宗澤認為此訪預期也將進一步築牢中歐合作之橋。在推進貿易自由化、反對保護主義方面,中歐的合作需求上升,深化協調與合作對雙方都有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領域,歐洲與中國正表現出存在競爭性的一面,這其中既有歐盟內部因素,有時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阮宗澤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積極主動與歐洲加強交往,將歐洲作為外交工作的重點方向之一,也將有助於推動歐洲更好地認識中國,理順合作思路,凝聚和擴大合作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