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橋鄉”

  泉州是“橋鄉”。泉州的橋樑史就是一部泉州史。行走於洛陽橋、安平橋、濠溪橋之間,足底踩著宋橋的文化瑰寶,古橋的智慧與魅力,彌漫周身。
  洛陽橋原名萬安橋,位於泉州洛陽江上,橋長731米,由北宋泉州郡守蔡襄倡導興建,是中國第一座跨海樑式石橋。它是中國著名的四大橋樑之一,與趙州橋齊名。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風景名勝。
  洛陽橋邊,蔡襄的雕像至今矗立橋頭,威武高大,眉宇間流露著滿足的微笑。該橋首創舉世聞名的“筏形基礎、浮運架樑和殖蠣固基法”,代表著宋朝最先進的造橋技術。
  據說,當年建橋的時候異常困難。蔡襄、盧錫和建橋工匠們集思廣益,利用潮水低落時,出動許多裝滿石條的船只,衕時填進江里,壘起了一座長長的橋基,然后用條石丁順交錯疊砌成船型橋墩,有效減輕水流沖擊,被稱為“筏形基礎”。
  修筑橋樑的工匠們又從潮漲潮落中受到啟發,借用漲潮的浮力,把石塊放置在石墩上,首創“浮運架橋法。”
  為了鞏固基石,工匠們還在基石上養殖牡蠣,使之膠結成牢固的中流砥柱。據泉州文獻記載,1604年泉州大地震及其后歷次地震、洪水、颶風,都沒能摧毀這座橋基。它歷經900多年不垮不散,如今45座橋墩仍在,是“生物學運用於橋樑工程的第一個世界創舉”。
  橋兩側還有500個石雕扶欄,讓人憑闌觀景。最可愛的要數那28尊獅子,栩栩如生、俏皮可愛,光陰唯獨沒能讓它們變老。
  橋的兩端各有一老一少的石將軍守護,取意傳承。現存的6座古佛塔,造型輕巧縴細線條優美,有“宋瘦”之美,屬於“風水塔”,古人說是用以鎮風的。如今的石塔、石亭也是一群群候鳥嬉鬧盤旋的樂園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寶篋印佛塔上的月光菩薩,額頭上鑲有一顆夜明珠,慈眉善目,安詳地注視著海面,庇佑和守護著過往的船只“萬古安瀾”。
  中亭的古榕樹掩映下的碑刻林里,有“歷代碑刻16方”;“萬安橋”、“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崖石刻;“西川甘露”碑亭內立有明萬歷年建立的“西川甘雨”碑刻和清道光年間的“天下第一橋”石刻橫額。站在碑刻前,彷佛置身於歷史文化長河里。任何不經意的觸碰,都是歷史遺跡。
  最著名的碑刻在橋南的“忠惠蔡公祠”內,是蔡襄自撰親書的《萬安橋記》碑,此碑不僅書法端莊沉著,而且文字精煉,工刻細致,被譽為文、書、鐫“三絕”。
  定居泉州后,每每空暇,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往洛陽橋走去。駐足橋上,我時不時會想起余光中的詩句——“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開出了泉州灣……”那時的他是怎樣的一種情懷?
  后來,我還參觀過許多古橋,品讀每一座橋的歷史,陶醉於不衕的情懷。
  安平橋,在安海鎮和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長約5華里,俗稱“五里橋”,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1961年安平橋成為國家第一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國家4A風景區。
  該橋於南宋紹興8年(1138年),由安海當地首富——黃護捐資三萬緡錢,由趙令衿主持建橋。
  據明代編號的《安海志》稱,古時安海人善於漂洋過海發展海上貿易,宋元時期,商人足跡遍天下,南海明珠,越裳翡翠,無所不有……安平橋之興更是當時海外交通發達、社會經濟繁榮的實物標志。
  橋下水波安瀾,蘆葦迎風搖曳。白鷺星星點點,時而低空飛翔時而穿梭於蘆葦叢中。整座橋更顯靜謐安詳。
  歷史在橋上鋪開,我一步一品味。駐足在風景綺麗的橋上,遙想曾經的滄海,現在的桑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橋樑建造的輝煌成就歷歷在目。
  正如郭沫若的詩:“五里橋成陸上橋,鄭藩舊邸蹤全消;英雄氣魄垂千古,勞動精神漾九霄;不信君謨真夢醋,愛看明儼偶題糕;復台得意誰能識,開辟荊榛第一條!”
  濠溪橋(觀音橋),則座落在泉州市洛江區河市鎮霞溪村與下河市村之間,建於1131~1162年。由明代著名的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捐俸重建。此橋因“俞大猷史跡”而留名地方史冊。俞大猷建完此橋后,民間傳說,原來多水多災的濠溪從此再沒有人死於流水,即便是鄉人夏夜橋上納涼跌入水中也無大礙。令人稱奇之余,人們又將此橋稱為“觀音橋”,并在橋邊立觀音廟祭祀。
  洛陽橋、安平橋、濠州橋等古建筑,以千年的歷史積澱,宏偉的外形和丰富的內涵書寫了“歷史把海浩瀚了,橋把路延伸了”的哲理。
  宋橋,猶如一卷宋詞,猶如一片帆,將海絲文化傳播遠洋、浩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