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結束出訪回京

中歐多層次合作持續深化

  【新華社北京4月13日電】4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圓滿結束出席第二十一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第八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並對克羅地亞進行正式訪問後,乘專機回到北京。
  離開克羅地亞時,克羅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率副總理兼外長布里奇等政府高級官員到機場送行。中國駐克羅地亞大使胡兆明等也到機場送行。
  連日來,第二十一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第八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相繼成功舉行,分別取得豐碩成果,為持續深化中歐多層次合作注入新動力。
  中歐互為重要合作夥伴。2018年,中歐貿易額超過682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歐盟連續15年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和進口來源地,中國連續14年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在此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前,一些西方媒體曾渲染中歐間分歧很多,以至於雙方無法達成聯合文件。但出乎“意料”的是,中歐雙方發表了內容豐富、成果豐碩的聯合聲明,明確了中歐下一階段共同努力的方向。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表示,歐中談判達成聯合聲明,是雙方的共同勝利。面對當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歐中夥伴關係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雙方應攜手努力,共迎挑戰,為建立更加和平與繁榮的世界作出貢獻。
  中歐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表明,中歐之間的分歧完全可以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體現了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高水平,體現了中歐之間的團結合作,也體現了互利共贏的精神。歐盟領導人表示,歐方願同中方一道,落實好本次會晤共識,推動歐中關係取得更多成果。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中國問題專家貝特霍爾德·庫恩認為,中歐領導人會晤發表聯合聲明是個“積極的消息”,中歐領導人都顯示出了積極態度和務實精神,歐盟和中國可以一起推進多邊主義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
  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甘巴爾代拉說:“重要的是,雙方繼續加深了解、增進信任,包括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雙邊和國際層面的交流合作。”
  作為中歐關係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6+1合作”)近年來保持蓬勃生機和活力,其基礎支撐在於經貿合作的不斷發展。在去年世界貿易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與16國貿易額逆勢增長21%,創歷史新高,合作前景廣闊。
  本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後,中國同中東歐16國共同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杜布羅夫尼克綱要》,為“16+1合作”未來發展指明方向。各國領導人共同見證雙方各領域10餘項合作協議的簽署。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孔田平表示,“16+1合作”在多個領域取得進展,成為推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雙邊合作以及多邊合作的重要平台,形成了多個特定領域的合作機制。在充滿變動的國際形勢下,本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為深化雙方合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動力。在中歐加強合作的背景下,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深化合作有助於中歐關係的均衡穩定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研究員趙俊傑說,歐盟近些年來推進“容克計劃”等長期大規模投資計劃,基礎設施建設是其中重要一環。在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基礎設施更新完善需求更高的中東歐地區,中國的參與能更好地與當地以及歐盟的目標相契合。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過去是中歐合作中的一塊“短板”,從更全面、更平衡地發展中歐整體關係的角度出發,補上這一塊“短板”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