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2-09-07

印度限制大米出口

本國必須提高產量做好最壞準備

2022-09-07

  【本報訊】雖然印度可能不是本國進口大米的主要來源,但一旦該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開始限制該大宗商品的出口,可能會進一步擾亂糧食供應並提高全球價格,本國必須準備好提高本地產量。
  印度政府正在考慮限制碎米出口。
  雖然印度佔世界大米貿易的40%,而碎米佔其大米出口總額的比例不到20%。
  本國僅從該世界最大大米出口國進口少量大米。
  植物工業局的數據顯示,本國從印度進口的大米在2019年僅佔0.0012%,在2020年為0.52%,在2021年為0.11%。
  截至今年9月1日,大米進口量達到272.5萬公噸,但來自印度的僅為8,802公噸,或0.32%。
  然而,工業農業聯盟(SINAG)會長羅森道說,本國必須確保本地大米產量以保障糧食安全。
  自由農民聯合會(FFF)國家經理勞爾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說印度的出口禁令可能會給全球糧食供應形勢造成漣漪,並提高價格。
  他在短信中說,「由於印度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每年出口量是第2位的越南的3倍多),印度的出口禁令可能會嚴重擾亂全球供應形勢,導致國際價格上漲。」
  本國在與越南的大米貿易中可能面臨激烈的競爭。越南是本國最大的大米進口來源,也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之一。
  去年,本國85%的進口大米來自越南。今年,本國進口總量的81%由越南供應。
  勞爾說,「甚至我們大米進口總量的85%所來源的越南的出口價格也將上漲,因為通常依賴印度進口大米的國家(中東和非洲)現在將被迫與我們競爭來自越南、泰國、緬甸等其它供應國的大米。」
  還有乾旱的影響問題,可能會加劇全球大米的供應和價格。
  勞爾說,「現在許多大米生產國(中國、巴基斯坦、印度等)發生了一連串的天氣騷亂,所以我們應該做好最壞的準備。」
  隨著印度迫在眉睫的大米進口禁令以及乾旱對其它大米生產國的影響,本國應該通過支持農民來增加本地產量,從而保護自己。
  他說,「我們應該做好最壞的準備,而不是繼續相信國際市場將為我們提供我們需要的一切。」
  他說,「這意味著幫助我們的農民應對較高的化肥、燃料和投入價格,管理廉價進口的進入,以便農民的努力獲得合理的價格,並在必要時通過國家食品管理署(NFA)和地方政府部門(LGU)的價格支持來增補。」
  本國目前正處於9月至12月的主要收穫季節。
  美國農業部(USDA)外國農業局預計,本國2022-2023年的大米產量將保持持平。
  去年本國產量達到1,996萬公噸的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