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躲避太空垃圾撞擊

國際空間站宇航員躲進飛船避險

  【新華社專特稿】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27日啟動「避難所」程序,在與空間站對接的飛船中停留約一小時,以躲避可能發生的太空垃圾撞擊。
  美國《紐約時報》援引美國太空司令部的公告報道,美國東部時間26日12時(北京時間27日零時),一顆廢棄的人造?星在距地表約350公里處解體,隨即產生100多塊碎片。

【躲進飛船避險一小時】

  美國太空司令部說,這些碎片並未構成「即時威脅」,但由於解體?星軌道靠近國際空間站,美國航天局太空飛行地面指揮中心向國際空間站宇航員發出預警,在美國東部時間26日21時(北京時間27日9時)指示他們啟動「避難所」程序,進入抵達空間站時所乘坐的航天器,以便必要時緊急離開國際空間站。
  根據這一指令,三名美國宇航員和一名俄羅斯宇航員進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龍」飛船。他們今年3月乘坐這艘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另一名美國宇航員和另兩名俄宇航員則進入俄羅斯「聯盟」飛船,該飛船今年3月抵達國際空間站。
  短期滯留國際空間站的美國宇航員巴里·威爾莫爾與蘇尼·威廉姆斯則進入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二人是參加這艘飛船首次載人試飛的宇航員,本月6日抵達國際空間站,因飛船推進器故障等問題滯留。
  大約一小時後,所有宇航員離開飛船,恢復在國際空間站的正常活動。美國太空司令部仍在評估相關情況。美國太空軍將在今後數月內將這次?星解體形成的碎片逐一記錄在冊。

【衛星解體原因不明】

  美國太空司令部說,解體的?星是2022年退役的俄羅斯?星Resurs P1。這顆民用對地遙感?星重近6噸,2013年發射入軌,廢棄後軌道高度持續下降,目前尚不清楚解體原因。運營?星的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對於「該?星是否解體和解體原因」未作回應。
  美國追蹤?星的機構「近地軌道實驗室公司」26日探測到Resurs P1解體碎片。據路透社報道,截至27日下午,該機構雷達探測到至少180枚Resur P1碎片。不過,在軌道運行的航天器解體產生大塊碎片的情況並不多見。
  美國航天局估計,地球軌道上目前有2.5萬件寬度超過10厘米的太空垃圾,體積更小的太空垃圾數量逾1億。太空垃圾不斷增加將嚴重威脅未來開展太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