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2-09-07

戈爾巴喬夫走了

書欣
2022-09-07

  蘇聯末代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于八月三十日逝世,終年九十一歲,葬禮已經於九月三日舉行。這標誌著,隨著蘇聯的解體,一代強人已成為歷史。不過,他身後卻出現兩極的反應,有的讚揚,有的批評,不一而足。
  他於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一年擔任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和部長會議主席,後來改為總統。他任內對政治、經濟、軍事等制度進行改革,但是沒有成功,導致蘇聯國力衰退,民生困苦。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他辭去蘇聯總統等職務,蘇聯解體後,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紛紛宣佈獨立,成為獨立的國家。
  他任內,改變了前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強硬的作風,導致中蘇關係出現改善。一九八九年五月,他率團到北京訪問,當時北京發生學潮,數萬學生佔領天安門廣場,迫使政府在機場為他舉行歡迎儀式。他逝世後,習近平在唁電裡讚揚他為改善中蘇關係作出貢獻。
  一九九零年,因他實行開放政策有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他曾應聯合日報系的邀請,於一九九四年三月到台灣訪問,會見了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李登輝和行政院長連戰等人。
  他逝世的消息傳出後,美國等西方國家領導人紛紛發表談話,對他結束中西方冷戰表示讚揚,但是有些論者卻認為,他一手毀掉蘇聯,導致俄羅斯成為政治孤兒,是蘇聯和俄羅斯的罪人。台灣政論節目主持人唐湘龍表示,如果讓他在戈爾巴喬夫的墓碑題寫幾個字的話,他的評語是:他的作為令“親者痛,仇者快”。筆者認為,這句評語是對戈爾巴喬夫最適當的評價。
  戈爾巴喬夫走了,俄羅斯政府沒有為他舉行國葬,這表明,儘管普京與他的私交不錯,但是對他解散蘇聯導致華沙條約組織瓦解這件事卻耿耿於懷。尤其是,華約解散後,北約卻不斷東擴,以俄羅斯為主要對手。這個責任,必須由戈爾巴喬夫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