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2-09-30

年輕人的孝心

林炳輝
2022-09-30

  “73、84,閻羅王無請自己去”,指的是人到73、84歲,老朽了,容易死亡——這當然是過去的說法,現在生活好了醫療條件好了,歲壽也長了。但為什麼要說是73、84呢?原來,歷史上的大聖人孟子死於73歲,孔子死於84歲。以聖人的歲數為准說開去,更有那“人生七十古來稀”,能活到73、84不容易。
  筆者也是近84 的人,在疫情中與子女聯繫,我常說都活了這把年紀了,值了,不必為我掛心,還是孩子重要,年輕人重要,來日方長多保重,但女兒卻回了這麼一段話——
  “人都會這樣考慮,年輕人和孩子很重要,但是有一次,我感覺到了(可能是在祈禱時吧——筆者注),神對我說照顧老人很重要,這才是最有意義的。我覺得,這就是神奇妙的地方。人之所以是人,因為知道責任,知道感恩……”女兒還聯想到,屋外有只小野貓長大了,有時欺負別的貓,很怕貓媽媽看見,一旦發現它攻擊別的貓,貓媽媽便揍它。於是女兒嘆道:“貓都懂得道理,人卻不懂,有的人真不如動物呀,真好笑,也令人感到遺憾!”
  我深知我的女兒是個挺孝順的女兒。直至今天已整整七年了,她始終陪伴臥病在床的母親。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護理的艱辛不難想像!是16年前吧,她給我寫過一封催人淚下的信,向我表示深深的道歉:“不懂得感激更不知道要孝順深感虧欠和內疚”。筆者被疫情困在泉州,當她知道她的一位姐姐來照顧我生活起居時,她傳訊道:“……現在她陪著你,我也很感激她!”
  有這樣的女兒,我心足矣,還要奢求什麼?不過,我總以為,儘管年輕人有一份孝心,但如今年輕人的生活壓力也很大,尤其在大陸攀比現象十分嚴重,比住房比用車比工作比收入甚至比子女讀名牌大學。老人,應該力爭生活自理。老人的健康也是子女的幸福。至於老了病了是正常的事,沒必要增加子女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