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委託私營企業開發太空拖船

將拖引退役國際空間站離軌

  【新華社北京6月27日電】美國航天局26日宣佈,委託私營企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開發一款類似「太空拖船」的航天器,在國際空間站退役時將其拖引離軌,確保其安全返回地球。合同金額或高達8.43億美元。
  美國航天局當天發佈的聲明將有待開發的航天器稱為「國際空間站美國離軌載體」。美國航天局官員肯·鮑爾索克斯在聲明中說,這將有助於國際空間站在退役時在近地軌道「安全且負責任地轉移」。

【離軌、焚燬、墜落】

  這款離軌航天器預計在2030年之前發射升空,將為美國航天局所有。該機構負責國際空間站離軌任務。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進入太空後,離軌航天器將「抓牢」國際空間站,引導它離開地球軌道並返回地球大氣層。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航天局工程師預計,國際空間站將分三步走向終點:最初是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和散熱器脫落,然後是各艙段脫離桁架,最後各艙段和桁架將解體。
  離軌航天器和國際空間站將以每小時逾2.7萬公里的高速返回地球大氣層,屆時二者大部分部件將燃盡。剩餘一些較大部件預計墜入南太平洋中央的一片海域。那裡是地球表面距離陸地最遠的區域,名為「尼莫點」,有「航天器墳場」之稱,數以百計的太空船、人造衞星等殘骸長眠在那裡。

【服務期限將滿】

  自1998年發射升空以來,國際空間站一直在距離地表約400千米的軌道運行。自2000年以來,來自多國的宇航員輪流駐紮其中,協助地面科學家完成了3000多個微重力環境下的科學實驗。
  國際空間站主要由美國和俄羅斯運營,日本、加拿大和歐洲航天局成員國也參與其中,另有巴西等多國聯合參與,總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國際空間站最初設計的服役期限是到2015年,後來多次延長,目前設備老化。
  美國航天局聲明說,將持續運營國際空間站至2030年,但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表示最多只能參與運營至2028年,即國際空間站硬件使用期限到期之時。
  俄羅斯為國際空間站提供了重要支撐,與美國的技術合作支持了國際空間站的運營。俄羅斯製造的空間站艙段具備推進功能,維持了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美國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板則是國際空間站的動力來源。
  據路透社報道,根據最初計劃,俄羅斯艙段的推進功能足以確保國際空間站離軌並重返地球。然而,美國近年來尋求令國際空間站離軌的獨立解決方案,以防俄羅斯提前退出國際空間站相關合作。
  美國航天局聲明說,國際空間站安全離軌是美、俄、日、加、歐五方的共同責任。聲明未說明這五方是否會分擔開發「太空拖船」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