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2-11-30

為你活到一百歲

林炳輝
2022-11-30

  諾獎獲得者楊振寧82歲時娶了28歲的翁芃,他對翁芃說:“我要為你活到一百歲!”18年過去了,楊先生真的活到今年剛好一百歲。他對翁芃說:“你可以改嫁了!”
  香港鳳凰台授權訪翁芃時,翁芃流著眼淚說,我聽了他的話,問他:“你不愛我了嗎?”後來冷靜一想,他是為我好,怕我以後……他真的是愛我呀!
  無獨有偶,也有一位老人對他所愛的人說:“我要為你活到一百歲!”只不過老人指的不是妻子,是他的女兒。原來,在那場慘烈的“文革”中,在那場鬥來鬥去的吆喝聲中,老人被迫把親生的女嬰“轉移”送了人。如今,女兒來認親生父親了,在一次談笑中,已到中年的女兒無意說出了這麼一句話:“親愛的爸爸,你欠我18年呀!”是的,他沒有把她撫育成長。按習俗18歲才成人呀。於是老人堅定地說:“我要活到一百歲,今年我82歲,還有18年要好好地照顧你,保障你生活無憂無慮!”女兒笑了:“是我應該照顧你,你要活到120歲!”
  活到一百歲?談何容易!雖說現時四處宣揚這百歲、那120歲,養生養生什麼的,但百歲老人畢竟是鳳毛麟角,楊振寧雖做到了,但他是楊振寧!不過話說回來,這是一種信念。記得莊垂楷先生生前說過:“人要想!他指的是一個人尤其是老人,要有念想,要有思想有目標,才能活得有希望有滋有味,也才能長壽。他已過了90了,還想回故鄉與親朋好友團聚。果然他活到了95歲無病而終。信念支撐著他衰弱的身體,讓他人老心不老,永遠鮮活。
  肆虐的疫情讓一些人喪失了生活的信心,抱著“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理,表面是這樣說,但實際上每個人都還抱著希望,都在等那一天雲開霧散。筆者被疫情困在大陸,何嘗不盼望快快返菲見見那五個孫子?聽聽那一聲親切的喚叫;“阿公!”
  心存信念,生命之火不滅!有望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