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3-04-17

陸氣象衛星殘骸掉落台灣北部海域

學者:不排除大陸發展軌道轟炸系統

2023-04-17

   【本報訊】據台灣中央社16日電報導,大陸氣象衛星殘骸上午掉落台灣北部海域警示區,未影響「國土」安全。學者分析,以料敵從寬角度觀察,大陸可能正發展部分軌道轟炸系統(FOBS),藉此次發射了解參數,替未來驗證FOBS發射及軌道航行預做準備。
    據中國氣象局官方微博帳號,中國首顆低傾角軌道降水測量衛星「風雲三號G星」,搭乘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上午9時36分已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國防部」也隨後發布新聞稿指出,台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措施,均能掌握火箭發射狀況,部分火箭殘骸墜落台灣北部外海警示區,對台灣「國土」安全未造成影響。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所長沈明室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指出,大陸墜落台灣北部外海的殘骸可能是火箭噴射燃燒所留的末段,經大氣層燃燒及掉落成殘骸。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發展星鏈系統必須經常發射衛星,以部署數萬顆的衛星,常常重複使用運載火箭,雖從太空掉落地球的過程中會燃燒,但仍能派遣船艦回收。
    沈明室提到,過去曾經發生大陸火箭殘骸掉落接近菲律賓南海海域,雖被菲律賓漁船撿拾,但大陸仍派軍隊搶回,足見對火箭機密的重視,擔憂火箭研發及發射能力被外界偵知掌握。
    他認為,「國防部」新聞稿中提及的「殘骸」,可能是大陸火箭發射後的殘餘材質,可藉以觀察大陸是否明確派遣船艦前往打撈,或只是連結近日的環台軍演,綿密對台進行認知戰,擴大對台灣的威懾意涵。
    另外,依從甘肅酒泉發射火箭的航向觀察,沈明室認為,大陸正發展部分軌道轟炸系統(FOBS),不同於一般的洲際彈道飛彈,而是將轟炸系統射進地球軌道後,可循軌道運作至遠方目標上空後,導引向下攻擊地面重要目標,不排除大陸藉由此次發射,了解火箭衛星軌道飛行等相關參數,替未來驗證FOBS發射及軌道航行預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