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3-09-07

禍根

洪範
2023-09-07

  如果日本政府不停止排放核污染水,十年後核污染水將覆蓋所有的海洋,混合所有的海水,所有的水產物都會被污染,本人不是“專家”,難以想像後果如何。
  據報導,這次排放預估第一波約7800噸,計劃17天完成,直到2024年3月底的排放量,約31200噸,相當於30座儲存槽。根據計劃,日本至少需要花30年時間排放約134萬噸處理過的核污水。
  有專家說:核污染水在進入海洋環境之後,首先是通過洋流的輸運,會擴散傳播到不同的大洋。此外還會通過海洋的生態系統,例如食物鏈的傳播而不斷傳遞,並且也有可能通過公眾攝入海產品的方式進入到人體裡,從而對海洋生態系統或人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影向。
  核污染水排放到海洋,與海水混合一起,那些放射性的物質永遠存在,不能稀釋。海洋的水經過蒸發,地面水流經過蒸騰,凝結,儲存於大氣層中的水,就是雨的形成,基本過程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在高空受冷凝結成小水點或小冰晶,小水點或小冰晶相互碰撞、併合,變得越來越大,大到空氣托不住的時候便會降落下來,當低空溫度高於O℃時,便是雨。
  那麼,以後下雨就可能是含有放射性物質的雨水。被這種雨水淋到身體,後果會怎麼樣?需要專家解答。
  也有專家說:核污染水中含有鈽、銫等數十種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和環境危害嚴重,致癌、致畸、致突變。其中一些具有漫長半衰期,如碘129的半衰期為1570萬年,難以從水中分離的碳14的半衰期為5730年。福島核電廠於2011年發生重大事故,其所排放的核污水是典型的“核污染水”。
  未來下雨的時候,很可能是含有數十種放射性物質的雨水,那是危害人類的生命安全,是萬年久遠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