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3-12-07

說人話

羽成
2023-12-07

  社會的進步帶來語言的進化,隨著網路的不斷深入,華文已經朝向各不同方向發展,慢慢的同樣是使用華文,可能交流起來都會產生困難,現在就已經有了一些苖頭,如臺灣的“窩心”是“貼心”的意思,在大陸就是噁心。充電寶在大陸人人皆知,可香港卻稱“尿袋”,尤其是現在的日常生活又夾雜了網路語言,有時候讓人聽起來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什麼“小叭菜”“小火放”“社交小友蝦”等等在新生代中頗為流行。 長此下去,語言代溝日見深厚。生活中的交流也變得愈加晦澀,有些雖是普通語言,但含意卻變遷迥異,隱語被使用在了日常交流中,也叫人費解,說的像黑話。一個給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父親聯繫兒子的例子。本來是一個週末,約好全家外出聚餐,眼見就到晚餐時間了,不見兒子露面的爸爸撥通了電話:“快吃飯了,你在哪裡?”“我在王建林家和馬雲談生意呢!”兒子答道。“說人話!”爸爸追了一句。“我在萬達廣場蹲無線Wi-Fi, 網上淘寶呢!”兒子說了句白話。
  一段有意思的對話,完全顛覆了語言的原意,不知就裡者還真以為兒子在商務談判之中。多年前,魯迅先生以語言晦澀作文而見長,文章隱語連篇,含沙射影,《狂人日記》就典型的令人費解,但那是為了鬥爭的需要。而現在人人都在說隱語,既有諷刺也有搞笑,大多是調侃,長此以往,語言產生了歧義,漢語標準化不再,各地文字相同,但意義迵異,給正常交流帶來困難,華文將會陷入難堪的境地。
  中國的語言文字標準化經歷過幾個階段,一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的普通話成了官方的標準語言;二是簡化字及中文拼音的推廣,讓語言日趨系統化規範化,雖然上世紀七十年代又推行過一次簡化字改革,但沒有推廣並且很快就被廢止。現在網路發達,語言也豐富多色,各種俚語暗語隱語雖非官方語言,但為廣大網友所青睞,尤其是年輕的一代,他們標新立異,喜歡用那些新詞以展示自己的前衛,難免會文不達意。
  亟需進行語言規範化管理,以避免不同的地方,不同代際人群之間不同的語言理解而產生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