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3-12-26

隨著二零二四台灣大選選情不斷加溫

分析認為:恐將重新回歸“藍綠對決”

2023-12-26

   【香港中通社電】“九合一”選舉的餘波還未平息,又將來臨。去年選舉中“下架民進黨”蔚然成風,今年的“在野合作”卻最終功虧一簣,隨著年底選情不斷加溫,不少分析認為,明年大選恐將重新回歸“藍綠對決”。
  創下史上最慘烈地方縣市選舉敗績,民進黨執政版圖在2022年底後退至北港溪以南,中國國民黨拿下14個縣市執政權,台灣民眾黨也在新竹站穩腳跟。這場選舉被視為“非綠”的勝利,不僅為未來的在野陣營合作埋下伏筆,也使得藍綠白三黨鼎立的格局顯出雛形。
  進入2023年,“九合一”選後效應繼續發酵,民進黨當局“內閣”團隊被迫換血,咄咄逼人的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在批評聲中下台,新院長由被認為是“乖乖牌”的陳建仁接任。儘管當局施政團隊人手悉數調換,黑金、電信詐騙、缺蛋等爭議危機接連浮現,民進黨聲勢也跌入低谷。
  對民進黨的厭惡成為“主流民意”,國民黨、民眾黨乃至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都對2024年大選促成政黨輪替充滿期待,各黨派提名參選人也早早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民進黨、民眾黨早有定論,只有國民黨內意見不一,暗流湧動。
  5月中旬,民進黨、國民黨及民眾黨相繼公佈參選人,賴清德、侯友宜與柯文哲分別代表各自政黨參選。隨著民進黨穩住基本盤,賴清德的支持度躍居第一,柯文哲、侯友宜則分列第二、第三位。多家民調機構數據此刻都在傳達同一信息,藍白無法獨立在大選中戰勝綠營,若促成合作則有一戰之力。
  “在野合作”、“非綠團結”受到輿論熱議,檯面上“非綠”各方都期待合作,背地裡藍、白、郭又都想佔據主導,“合作、團結”成了難以推動的口號。
  隨郭台銘按捺不住宣佈獨立參選,捲走不少泛藍支持者,一直在醞釀的“藍白合”仿佛被打下催化劑。國民黨與民眾黨都從郭台銘參選感受到在野分裂的敗選危機,雙方之間的互動愈發頻發,並在參選登記的前一個月正式展開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