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4-01-23

關注教師行業

鳴笛
2024-01-23

  記得本欄於于去年世界教師節曾引述《菲律濱星報》的一篇社評“重大職業危機”,談及雖然教師“被描述為一項崇高的職業,但多年來,將教學作為終身職業的吸引力已大大削弱”,“這個職業正面臨著重大的職業危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舉了造成這種情況的三個主要因素:“工作條件差、壓力大和工資低”。 它建議採取七項措施來解決,除了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和福利之外,建議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量”,以便教師可以“多關注教學,減少官僚主義”。
  從 2022年至 2023年,教育部有 43,014 個職位空缺,而在 46,000個空缺職位中,只有 3,415 個職位被填補。 然而,教育部負責人力資源和組織發展的副部長透露,這個數字實際上更高(有 51,127 個職位空缺)。有媒體稱,在疫情前,教師就已經成群結隊地離開本國到海外工作,導致教育品質的下降拉低了國家競爭力,阻礙了國家的發展。據說,本地華校華文教師缺乏亦嚴重,完善行政管理,提升華語教師待遇和應有地位,始終被形形式式的東西所淹沒。
  北師大研究團隊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有約二百萬小學、初中教師過剩。日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理論研究所姜朝暉所長有篇《人口新發展形勢下教師行業如何應對》的文章,談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面臨人口發展新形勢,必須堅持兩個“不能變”,即教師作為教育發展第一資源的地位和作用不能變,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不能變。值得注意的是,要嚴格落實不斷提高教師的地位和待遇(要保障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
  文章指出,對教師專業能力要求更高。隨著生源的減少,家庭對孩子接受高質量的教育需求與預期持續提升,對教師進行專業教學,(不斷適應數字化)特別是個性化的教學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目前,世界主要國家都深刻意識到教師素質在教育質量提升中所發揮的基礎性作用,都在努力通過多種途徑提高教師素質,進而推動本國教育高質量發展。這也成為世界主要國家挖掘國民人力資源潛力,提高現有人口素質的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