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4-02-01

從華文作協的現狀看華社華文的隱憂

羽成
2024-02-01

  菲華社會是一個商業社會,隨著歷史的變遷,菲華已經融入到菲律賓主流,老一代中以閩南話、菲語、華語、西語及英語五位一體的文化格局慢慢演變成隻剩下菲語和英語,西語基本淡去,閩南話隨著新僑的增加而逐漸的降低占比,華語則因華人家長重商輕文而明顯地落後于宗祖國的水準,急需要搶救復興。
  雖然華社尚存一些華校,但幾乎都是民辦,可持續性甚為堪憂,尤其是華文老師,新生代中從業者少,華文水準正在退化。
  華文教育的現狀可從華文作協的現狀管中窺豹。華文作協雖延續了數十年,為研究東南亞華人文化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但無論是規模還是結構已經明顯的出現一些問題,後來居上者不多,老一代的比例明顯偏高,青黃不接表現明顯。儘管各屆理事會都大力推動發展年輕會員,但在華社幾百萬人口中,能夠提筆作文的確實是鳳毛麟角,而且絕大多數存在於中老年齡階層,雖然部份新僑有文學愛好,但對菲華的歷史沒有積澱,很難擔當重任,所以,在華人新生代中培養和選拔後備力量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然,文商兼修是需要毅力的,在菲律賓這個商業社會,靠文字養家糊口不那麼容易,華文作為少數族群的語言,官方推廣還不具備條件,華文教育只能維持在一個小的規模範圍,而用華文通暢流利的進行寫作是需要具備相當功底的,振興華文要靠社會的力量,凝聚眾人的共識,更需要發掘從心底的熱愛。
  每一次參加華文作協的活動,我都能從理事們的臉上讀出迫切與希望,現有的會員忍辱負重,筆耕春秋,臉上寫滿了滄桑,眼中暗藏著憂慮,凝重的雙頰好似一對括弧,還有一個大大的感嘆號倒掛在臉的中央!把憂國,憂民,憂華文在南洋的傳承書寫得淋漓盡致!
  搶救華文其實並非難事,但貴在堅持,現存的華文學校多數是1949年以前的產物,教授的知識有待于更新,老師也需要年輕化,如果華社能夠推動將華文納入主流社會的教育範疇,則更有利於發展。此外,華文學校的國際交流需要加大加強,華文教師的海外引進並本土化落戶要成為一種常態,各華社團體要充分重視文教方面的工作,發揮好華文作協在華文推廣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