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4-03-26

適來適去

林鈴
2024-03-26

  新年過後不久,又是聖周、清明的時分。其它節日比如端午、中秋、萬聖節、聖誕節也將來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追戲般的看著「日曆的輪迴」這部老套無聊的戲。
  三冊星雲大師的《金剛經講話》還沒讀完,又浸泡在思念中。坦白說,沒有那麼多的悲傷,倒是「羨慕」喜歡莊子哲學,每天以《金剛經》為功課的故人,能瀟灑自在的「畢業」,因此只能無奈的「祝福」,接受所謂的「適去」。
  《養生主》裡,莊子說:「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傷心過,卻明白到要順應自然變化的規律,不沉溺於情緒的自我折磨。
  星雲大師提到《金剛經》是一部安心的寶典,古今的人有各自的煩惱,但是所有有情眾生面對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反應,沒有任何差別。大師說讀《金剛經》是為了能活出生命的大自在。
  朗讀著杜牧《清明》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杏花村」在哪裡?想必是領會「大自在」又深又遠的好所在。
  有則阿婆每天念佛號的故事,往生後卻發現每一佛號都是雜念形成的渣滓,不是專心誠念的堅固果實。另一則禪師金碧峰的故事,雖修行證悟不再執著,入定時讓人㝷不到其蹤跡,但還是對一個玉缽捨不得。當他世壽已盡,正入定找不著,小鬼要去捉他,打起那玉缽的主意。禪師馬上覺悟自己還有對玉缽的貪愛,立即將玉缽打碎,並於空中說了一個偈語:「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鐵鍊鎖虛空;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
  要活出生命的大自在,確實不容易,因為放不下啊!銘記瑞今上人的一句話,「放下萬緣,即是解脫」。
  「適去」能「大自在」,唯靠自己下定決心把「玉缽」打碎,好多身外物的玉缽,兒孫事、家務瑣碎事的玉缽,這份需要打碎的「覺悟」也僅有靠自己了。這門不易做到的人生難題,不限於任何有無信仰的人。在惦念的時刻,或許特別緣份的故人已適來適去又適來,我還是在讀著《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