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4-05-21

走訪三好校園

林鈴
2024-05-21

  大熱天,我們一夥陪萬年寺住持妙淨法師前往邦邦牙省(Pampanga)的教育局和兩所公立學校,進行關懷交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提倡「三好校園」後,菲律賓佛光山在總住持永光法師和住持妙淨法師與菲律賓教育部洽談「三好校園方案」合作的可能性,一起為國家培養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公民。
  2016年順利的獲得教育部的認同,讓「三好教育」從學校開始,讓「三好種子」在廣大學童的心靈播種紥根。當時教育部長Brother Luistro委任副部長Mariano Deriquito正式簽署「三好校園合作方案協議書」,號召全國四萬六千所中小學,努力爭取成為「三好校園」,攜手為塑造三好社會而努力,為共創善美菲律賓而作出貢獻。
  當時聽說妙淨法師親自前往各島嶼、偏鄉宣導「三好校園」,無論是氣候、治安、交通、食宿,對一位女性出家人確實是踐行了星雲大師的「難行能行」、「慈心悲願」的菩薩行。從十來所到2023年已達到三百所學校。全菲三十二個教育分局,呂宋島38所,未獅耶232所,棉蘭佬30所,共有近20萬學生受益,學習「三好」。
  「三好」是品德教育,其實如佛陀所示:眾生都有覺悟的本能;又大師說「有情有義」是人們應有的情操;那同樣的邏輯,「三好」亦是人類原應保有的作為。第一所三好校園時的光明大學校長陳林邁傑有篇論文主題討論該校以激發學生的「kusa」(菲律賓語指自發自願,自覺自行的意思),來實踐三好教育的推廣。筆者尚未有機會向陳校長請教論文激發「kusa」的具體方式,很期待想知道其中的「秘訣」。
  既然是人類的本能,為何還需強調「三好教育」呢?筆者認為如「佛性」,如「晴朗的天空」,也會受到大環境種種因素和自身的貪瞋癡慢疑習性與執念影響,形成烏雲般暫時覆蓋了那「原狀」、「本來面貌」。
  Malino公立中學看到熟悉的誠實小賣區,架子上放了一些文具,旁邊有價格單和放錢的筒子。學生自己靠著誠實的心取物,放應付的錢和找收零錢,沒有監控下訓練誠實不貪的習慣。每次走訪三好校園,都很感動,感覺心裡那個「kusa」被慚愧心喚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