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4-05-21

賴清德履新 將如何“務實”處理兩岸關係?

2024-05-21

  5月20日,賴清德正式就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賴清德,上台後將如何處理兩岸關係,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首先,賴清德最該做的是順應島內民意。根據台灣“菱傳媒”於本月初進行的民調,針對台灣民眾期盼的政策改革方向,40.3%的受訪民眾認為應先拼經濟發展;至於民眾盼解決的問題,兩岸關係緊張問題佔41.3%,居第四位。
  蔡英文雖一再誇耀其任內台灣經濟的表現,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2021年台灣地區經濟成長率全球排名74名,2022年更是直線下降至166名。從民眾生活的角度觀察,則是萬物齊漲唯薪水不漲,且近年來島內缺水、缺電,還鬧過衛生紙荒、蛋荒,與蔡英文的種種吹噓大相徑庭。
  台海的和平穩定對台灣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台海局勢緊張,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的貿易投資將受到干擾,並間接導致台灣社會的不安全感和恐慌情緒蔓延,進而影響經濟活動的正常運作。
  2023年,出口及投資對台灣經濟成長貢獻率分別為負2.63%及負2.14%。出口嚴重衰退的原因就在於兩岸關係惡化導致台灣對大陸出口下滑。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與順差來源地,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對台灣經濟發展作用至關重要。如果賴清德上任後繼續忽視民意,挑釁大陸,執意“脫鉤”,台灣出口與整體經濟發展恐將面臨更大打擊。
  其次,應該看到並回應大陸的善意與誠意。在4月的“習馬二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講話從“中華民族”角度切入,提出“讓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過上更好的日子”,再次向台灣民眾釋放善意。喊話之外,大陸還拿出實際政策以示誠意。近日,大陸宣布開放福建民眾赴馬祖旅遊,將在平潭與台灣海上客運直航恢復後,重啟福建民眾來台團隊旅遊,為停滯已久的兩岸觀光旅遊破冰。並且,台灣文旦柚等農漁產品也將獲批銷往大陸。
  面對大陸的善意與誠意,賴清德應從維護兩岸和平的大局出發,把握住機會,及時積極回應。島內觀光業者建議,台灣應展現更大善意與彈性,取消禁止組團赴陸的政令,促進兩岸觀光旅遊盡快恢復常態。
  再次就是美國。賴清德應該明白,美國一方面打“台灣牌”,佈局印太戰略,以遏制中國,另一方面,卻並不希望島內執政者一意孤行推動“法理台獨”,刺激中國,激化台海局勢。美國“疑賴論”至今仍未消散,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自去年上任後多次到訪台灣,就有提醒賴清德保持克制,不要激化兩岸關係的意思。
  近日,賴清德叫囂所謂“日本有事也是台灣有事”,並表示期待“5•20”後台灣與日本能加強合作。他之所以發出這樣的荒謬言論,是受到近年來美日與美韓同盟關係升級再造的影響。賴清德在各方壓力之下,不敢明目張膽搞“台獨”,但卻通過這種小動作向美日發出信號,顯示出“挾洋謀獨”的底層邏輯。
  島內親綠機構“台灣民意基金會”近日的調查顯示,48%的受訪民眾對蔡英文執政8年來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表示不滿意。雖然賴清德近日的種種舉動並不令人樂觀,但其就任後會如何處理兩岸關係仍需時日觀察。希望賴清德從大局出發,以台灣民眾為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