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19-12-12

WTO上訴機構癱瘓 全球貿易或雪上加霜

中國可成為規則改革的推動者和倡導者

2019-12-12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李曉喻)12月11日,因成員祗剩一位,低於有效運行的人數下限,世貿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在運行了20多年後正式停擺。
  上訴機構癱瘓後,WTO成員在專家組程序之外還可以使用仲裁手段。但這與上訴機構審理在性質上有明顯區別,效力上也打了折扣。
  北京學者接受採訪時認為,這對全球貿易而言不啻為雪上加霜。
  當前,受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升溫,主要經濟體貿易摩擦持續,世界經濟整體低迷等影響,全球貿易正遭遇多年未有的“寒冬”。據WTO預計,今年全球商品貿易增速可能僅為1.2%。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崔凡稱,上訴機構停擺將進一步增加全球貿易體系重新被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支配的風險,對貿易穩定增長不利。
  中國常駐WTO代表團代表張向晨也直言,對世界貿易秩序來說,上訴機構癱瘓可能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害和難以預料的後果”。
  上訴機構停擺,直接原因是美國一直阻撓新成員遴選,導致人手嚴重不足。
  為避免全球貿易重回“叢林時代”,眼下已經有117個WTO成員呼籲立刻啟動上訴機構成員遴選。
  過去18年來,中國經濟實力快速提升,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也越發突出。中方統計顯示,自2001年到201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從5000多億美元增長到4.6萬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從不到500億美元增加到1300多億美元。2018年中國GDP佔世界比重接近16%,幾乎是2001年時的4倍。自2002年以來,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接近30%。
  隨著實力增長,中國已不再是全球經貿規則的被動接受者,而成為規則改革日益活躍的推動者和倡導者。
  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現已成為WTO至關重要的成員之一,也是WTO改革中的關鍵角色。WTO面臨重大挑戰之際,中國可以也應當在WTO改革中發揮更大作用。
  陳鳳英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代表了廣大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利益。如果中美能就結構性問題取得突破,兩國可攜手推進WTO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