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0-01-15

還是要書寫的電話本

林炳輝
2020-01-15

  一位文友的手機突然壞掉了。他驚呼道:完了,什麼都沒有了,所存的資料、朋友的電話號碼……全都沒啦!
  他不禁感嘆道:還是要有書寫的電話本呀!
  筆者也有這樣的經歷,因而不管如何的現代化方便,我始終都把朋友的電話記錄在冊。已有好幾本的書寫電話簿啦!即使是暫停了聯繫的人,相隔多年後都能找出他的電話。
  現代科技是越發地進步了,省事了,連錢都能存在手機裡。
  然而,筆者總以為,凡事都有利與弊,世上決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就說手機吧,存錢用錢方便,但卻有不少人錢被偷走了。手機有種種的方便無疑,但長時間盯住手機,不是有許多人鬧出毛病嗎?筆者有一個學生,就因過份地用手機,弄得眼角膜脫落了。
  再先進再好的東西,都要有一個「度」。
  記得許多年前泉州流傳著名中醫傅若謙(人稱「謙先」)的一段趣事。說的是有一個好額人家的少年,不知患的是什麼病,到處求醫未果。後來謙先看了,說是吃太多的補品致病的。
  好額人家不解:吃補品也會致病?不是說洋參、高麗好嗎?
  ——從面色、舌苔、脈絡看,你的兒子正是吃太多的洋參高麗致病的。
  ——那,有藥治嗎?
  ——不必開藥,回去燉一些白蘿蔔湯讓孩子喝了,病就好啦!
  ——這麼簡單?(病者家屬半信半疑)
  俗語道:菜頭(白蘿蔔)小洋參。降火消毒是個好東西。那患病的好額人之子果然病癒。不過,話又得說回來,菜頭雖好,也不能過份大吃,尤其是冷胃之人(胃怕冷者)。
  總之,萬事都有個「度」,為人也是,也才有「逼虎傷人」「狗急跑牆」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