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0-01-15

小角

陳理華
2020-01-15

  福建北部小縣城松溪,因古時沿河兩岸多喬松,以“百里松蔭碧長溪”的美景而得名。
  小角是松溪特有的美食,且是這裏唯一的一項舌尖上非物質文化遺產。松溪小角不僅色香味佳,而且還有一段悲壯愛國的美麗傳說:當年南宋抗金名將岳飛遭受大奸臣秦檜的誣陷,父子二人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遭毒殺……而“小角”原稱“削檜”,顧名思義,是將宋朝大奸臣秦檜碎屍萬段,削成肉漿包來吃的寓意。可見松溪人的愛國情懷在這道美食裏也有體現。
  此菜由於上桌之前要先將它切成小塊,有棱有角,乾脆就叫“小角”了。松溪的小角跟油條一樣,都是用來紀念名將岳飛的一種小吃。也就是說,因為民眾對民族英雄的愛而留下了一道千古名菜,幾百年來,讓大家快意享用。
  小角好吃,自有它獨特的製作方式。做小角的主要原料是肥膘肉、白糖和地瓜粉。當然能用蕨粉做那是更好吃,只是蕨粉是野生的採挖不易,故而改用地瓜粉。而現在進一步改進用成麵粉了。當然,不論用哪種粉,它們口感上各有千秋。
  小角的製作方法比較煩瑣。首先肉是主角,做小角時,先將挑選好的肥膘肉洗淨,用刀細細地剁成肉泥,裝在一塊乾淨的碗裏待用。再取新鮮的鴨蛋打成蛋液,放熱鍋裏烙成薄薄的蛋皮。這烙蛋皮是項技術活,烙成的蛋皮要厚薄均勻,更不能焦掉,否則會大大影響口感。技術好的人烙出的皮甚至比春捲皮還要薄,其色金黃,猶如名貴的田黃石一般,有一種晶瑩剔透的高雅之美。
  蛋皮烙好後疊在那兒,開始在肉泥裏灑上少許的糖和麵粉,但記住要加點水,若不加水,白糖不會融化,吃時就會嚼到糖塊,口感不好。再進行攪餡,餡要攪得十分粘稠才行。
  將先前烙好的蛋皮切成兩半,肉餡裝入蛋皮卷成長條形的小角。一條條的小角如同寫書法用的鎮紙,擺在案板上。最後將其放入以紗布墊底的蒸籠蒸一個半小時左右。一道菜工序越複雜,時間越久,就越值得期待。那些小角就那樣靜靜地讓時間和熱氣慢慢蒸熟。在一種悄無聲息中賦於小角獨特風味。在吃時切成小段塊即可。
  這樣做出來的小角色似琥珀,質如軟玉,甘腴適度,口感甜滑,醇香撲鼻,令人饞涎欲滴。當一種美食與一個奸臣和一個英雄連在一起的時候,吃時想想都過癮。
  一切都在變,如今,小角製作的工序也隨著大家口味的變化而不斷翻新改進。有的人把小角切成薄片,沾上蛋液再煎,此做法,讓人還沒吃到嘴裏就聞到一股清香,咬上一口嘴唇上舌頭上同時沾滿了只有小角才有的味道。
  有人說:鄉愁就是味覺上的思念,無論一個人在外闖蕩多少年,不管環境怎麼變,但對故鄉的食物仍懷有無限懷念。松溪的小角,純淨無污染,又香又甘又有點膩,是遊子魂牽夢縈念想。
  從前,滿口生香的小角,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食用。如今好多人到外地謀生,特別是過大年時,遠在松溪故鄉的小角就成了他們心中最濃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