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紙日期:  2020-01-15

太平盛世沉冤昭雪

林鼎安
2020-01-15

  古往今來,太平盛世有一個重要的標誌:老百姓過太平的日子,社會公平公正,正義得以伸張,沒有冤假錯案。
  歷史的天空下,無數的帝王將相、高官厚吏成群結隊地過去了,而能給老百姓留下“熟悉的面孔”的,只有那些清官如包拯、海瑞、施世綸……即使是有爭議的武則天,雖當了十六年的皇帝,也靠狄仁傑糾正冤假錯案,公正斷案,才換來武氏的太平盛世。
  現在,多少熱播的歷史連續劇,不也是有許多演繹沉冤昭雪的戲,才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嗎?
  有錯必糾,這是大陸執政者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
  新中國已成立70周年,儘管有這樣那樣的風雲變幻,尤其是“文革”,但還是雄赳赳氣昂昂地走過來了。
  文革十年動亂,造成的冤假錯案最厲害,之後在“落實政策”中,一個個一件件地平反、糾正過來了。別說那些大案要案,就是小小的筆者也享受到“平反”的樂趣,想來好笑。
  筆者在文革中被打成“反動文痞”,大字報鋪天蓋地淹死人,“打倒”“批鬥”呼聲烈,心理承受不住的很可能會自殺。後來,平反、糾正了,卻莫名其妙地被調入黨委辦公室一一那時筆者並非中共黨員呀!
  也許當權者要為筆者恢復名譽,想讓筆者享受一下被信任的快樂?
  是的,一個人的名譽確實重要,比金錢貴重。
  不過,有的人卻認為“過去的都過去了,現在給你榮譽就可以了”,再不提過去。故鄉泉州就發生這麼一件事,令許多老百姓覺得不公平。
  30多年前,大陸改革開放初,為了迅速復興經濟,大陸四處刮“承包風”,且有紅頭文件明文規定,對超額完成計畫的可按比例獎勵。
  某承包制、自負盈虧的文化宮屬下的一個小企業叫“偉立”的,原也是白手起家,由幾人承包、不拿國家一分錢、自籌資金、自負盈虧。大大盈利後按規定僅取其中的一小部份獎金,卻引來嫉妒,有人公報私仇舉報,其中一位資深會計人員被捉並被判刑坐監。
  資深會計人員,難道不知是非深淺,能犯這種低級的違法事情?
  她所取的小額獎金又是公開的,多人所知,有賬可查的,僅得當年地、市有關文件規定的8%。
  她不平,自“收監”時便不斷上訴。
  後來,也許證據不足,執權者底氣不足,被陸續“減刑”最後出來了。
  再後來她發了,大做公益慈善事,被授予中國優秀企業家、慈善家等等,還兼任多種社會職務,如中國民營企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誠信優秀企業家……
  有人說“夠了”,大好額又出名,過去不必計較了,但她還是一句話:“還我清白!”她不求有什麼補償,她知道誰都會犯錯,包括聖人。
  一個人的清白也是一個人的尊嚴,至關重要。